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重症干预>>恐艾强迫症恐艾疑病症该如何自我分析和治疗

恐艾强迫症恐艾疑病症该如何自我分析和治疗

作者:心灵港湾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5日    点击数:

对恐艾症的治疗,我还是想说,这都是我们人的一个表象而已,对恐艾症的治疗,真正治疗的不是恐艾症,而是治疗你这个人,你的性格,你的生活,或者其他的部分,对HIV的恐惧,可能这个人之前在生活和在性格上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HIV把这些问题给放大化了而已,在以前很多的治疗患者当中,他们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比如我身边的朋友经常去娱乐场所,经常找小姐,他们怎么就不怕,我的领导经常出入高档娱乐场所,他不但不怕,反而还挺开心,反而不会陷入他这样的恐艾当中,从这点来讲,其实只是HIV触发了我们内心那个最脆弱的地方,最脆弱的点,所以说,我们的治疗,只是治疗我们内心那个最脆弱的地方,性格当中那个缺陷的地方。下面,我将针对现在两个主要的恐艾心理病症,通过两个案例进行一些分析和讲解。如果有什么不足或者需要补充的地方,希望广大朋友及时跟我联系,提出,我会尽快补上。

强迫型恐艾症

担心自己会被感染HIV,处处过分小心谨慎。如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不敢接触血液制品等。而且伴有反复清洗行为,表现在当接触了自己认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需要反复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者当自己认为可能携带病菌的人接触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复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进行擦洗。严重者需要带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甚至终日闭门不出。严重损坏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可能知道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无力控制也无法摆脱,伴随强烈的内心冲突,非常苦恼。可同时伴有其他强迫症状。

案例:龙先生,外企公司职员。小时候曾被狗咬过,当时没有注射狂犬疫苗。高三的时候,偶然看到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很长,于是开始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整日处在担心和恐慌之中,无法专心复习功课。高三的暑假里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这种担心得到缓解。大学的前2年一切正常。大三的时候,由于很多同学都开始谈恋爱,而且一部分同学还在校外租房子住,同寝室也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由于担心这些同学在校外的行为可能被传染HIV,于是对这些同学产生恐惧。不敢和这些同学接触。尤其时同寝室那个同学回寝室后碰的东西,他都不敢接触。 如果这个同学碰了他的物品,要么是把该物品反复的清洗,要么干脆就扔掉。毕业后到一家美国企业工作,公司的中高层大部分是外国人。自己认为外国人的性态度比较开放,所以这些外国人身上可能携带HIV病毒。就尽量避免他们接触,如果和他们说过话,就要到卫生间反复的漱口;和他们握过手或碰到了他们碰的文件,也要到卫生间反复洗手;由于每天都要和这些外国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即使没有直接接触,他也认为HIV在空气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也会传染,所以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而且需要洗很长时间。如果有同事到家里来玩,同事走后必须用酒精清洗同事做过的凳子和同事接触过的其他物品。自己认为可能带有HIV病毒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怕自己的眼镜会传染,就反复的擦洗眼镜;尽量避免乘地铁,因为地铁上经常有外国人;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等等。通过各种渠道了解HIV的资料,不但不能缓解自己的情况,反而有时更加严重。比如,某篇文章里提到某某途径可能传染HIV,即使他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情境,也会通过主观的想象和联想使自己焦虑和恐惧,进而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洗或回避。
首先我先说明一点,一般患有强迫性恐艾症的朋友,在性格当中必然会有追求完美和固执的性格,这个跟性格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要如何做诊断和治疗干预呢,首先,就是要找到他恐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为每个人恐艾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从他恐狂犬病到HIV,我们会发现,他恐的这些疾病都是会死人的,并且具有转移性,从狂犬病转移到了HIV上面,所以说,他恐艾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害怕HIV,而是害怕死亡,无法去接受人会死亡的这个事实。正是因为HIV刺激到了他内心那个最脆弱的一部分,所以他反复的去检查这个行为,和生活中不断的去回避,来关注我们的身体,其实这是一种自我防护,自我安全的一种行为。他觉得他所做的这些行为,是能给自己带来一种安全的保证。其实,慢慢的会发现,他的这种行为是很难达到真正让我们有安全感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害怕死,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想都不会想到,但很多特殊事件和身边亲人的离世,会激发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通过跟龙先生的深入沟通,了解到在他13岁的时候,他奶奶的突然离世,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段时间,他经常梦到自己死亡和亲人死亡的情景,所以我们会发现,因为亲人的离世,只是把他对死亡的恐惧给激发了出来而已,因为以前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安全的壳里面而已,当这个所谓安全的壳被打破之后,我们不得不去直面这个可怕的现实,就是死亡一直在我们身边,就像死神一样,我们就是渺小的羔羊,可能下一个就是你。所以从这点来讲,他一直在寻求没有HIV的保证,其实就是一直在寻求这种不会死亡的保证,我们可以看出,他无论怎么去做检测,怎么去回避和逃避,你都无法保证和去除死亡的存在,你的努力和期待的结果是不成正比的,所以你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全感和真正的保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检测过后,或者通过自己强迫分析和回忆之后,心里会感觉舒服一会,或者舒服一段时间,过后又产生了担心和害怕的行为,又开始去检查和关注自己身体的行为。所以说这种行为是属于一种病态的行为,一种无谓的行为。

对于他的治疗,我们就从两步走,一种从行为层面上去改善,一种从心理层面上。我们的很多的行为,就是为了来缓解我们内心中的焦虑,来降低我们内心中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但反过来讲,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都有,因为死亡的恐惧其实是一种现实的焦虑和存在的焦虑,何为存在的焦虑,只要我们人活着,就会有这样的焦虑。只是以前我们都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我们都很年轻,傻傻的认为只有到老了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断的去检查,不断去询问和查看,这种行为只是让自己内心得到一种确定感和安全感而已。这种死亡的不安焦虑,是一种存在的焦虑,只要我们活着,就会有的这种焦虑,这种焦虑无法被消除。所以我们必须停止一切再有想去检测的行为,停止一切去疾控和医院得到保障的行为,比如不断去医院询问,不断给疾控打电话,这种行为必须停止,这种行为根本无法阻止你的焦虑和不安。对网络的搜索和查看,也是必须要停止的。

因为恐惧往往源于无知,再加上敏感的心理,上网查看这个行为,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恐惧,担心的事物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扭转这种局面,我们越关注自己的身体症状,越关注HIV的话,我们的生活的中心被我们改变了,当我们已躯体和整天为了如何避免HIV为中心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病态的生活。因为真正健康的生活并不是整天想着HIV,而是要想着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我们该如何的享受生活,我们生活中需要去在乎的人,事业,工作和我们生活的目标,我们生活的意义在哪里,生活的点在哪里。所以我们需要去投身到生活的洪流中去,我们要去投身到生活的爱和意义中去,可能会有人说我没什么生活目标,本来就没有,现在更没有了,那你就去找点事做。只有这样,才可以慢慢的走出这样的漩涡当中。

从心理上的治疗,就是治疗他对死亡的恐惧感,内在是恐惧死亡,外在是恐艾症。当然,每个人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对亲人,爱人,家庭的不舍,对自己理想和未完成的事业的不甘心,等等。所以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活,就是学会更好的面对死亡,我们如何更好的面对死亡,说白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的活着,我们要活的对得起自己,我们要找到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是要死的,你的人生是否是按照你所期待的那么去活,那么去过。我们更好的面对生活,就是更好的面对死亡的一个过程。我们要学会带着死亡的恐惧去好好的生活,而不是去消除这种对死亡的恐惧,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的活着,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当然,中间除了在认知行为上进行改善之外,还是需要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案和技巧。 疑病型恐艾症

  此型恐惧症最为常见。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HIV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对和HIV类似的症状非常敏感,如一但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HIV,极度恐惧,如临大敌,万念俱灰。 疑病型HIV恐惧症主要表现在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不相HIV信检查结果,顽固地担心或坚信自己已经被感染了HIV。也可出现回避或逃避行为,但一般不明显。 
  
  案例:李先生,公司职员。2004年,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从外地出差来他所在的城市,由于多年不见所以喝了很多酒,酒醉之后和朋友一起找了小姐。并且是第一次,第二天醒酒之后对自己的行为非常后悔和自责,进而发展为害怕和担忧。由于知道和小姐发生性行为是感染HIV的重要途径之一,于是整日的担心自己感染了HIV。3个星期后出现了腹泻、感冒、身体发痒等症状,惊恐万分,坚信自己已经感染了HIV。症状出现的第3天到当地的最好的医院进行了hiv检测,结果为阴性,自己的症状有所缓解,但仍不能释怀。隔了6周之后又去检测,结果仍为阴性,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半年之后去外地出差,和客户一起洗桑拿,用了那里的毛巾。第二天开始怀疑自己用的那块毛巾会不会被有HIV的人用过,自己会不会因此而感染HIV。接下来的2个星期都是在惊慌和忧虑中度过,终于忍不住再次到医院检测,结果还是阴性。但他不能相信,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又在不同的医院检查了2次。结果都是阴性。但他还是不相信检查结果。总是怀疑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出现了漏洞,如器具没有消毒啊,忘记了换针头啊,或者医务人员本身已经被感染HIV啊,等等。

  自己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HIV的资料,越看自己的情况越严重。在过去的两年里一共进行了12次hiv检测。自己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更加多疑和焦虑。

怎么样才能诊断为疑病症恐艾症。我们可以先给自己自我做个诊断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②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 ③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 至少1月至3个月。

疑病型恐艾症的朋友,我们会发现他具有一个多疑,敏感和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患有疑病型的恐艾症朋友,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但是有一部分人会说,我不是害怕死,而是害怕得这个病死,在意死亡的原因和方式,包括在意周围人对他的看法。大部分的恐艾患者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快乐了。首先,还是先找病因,就是恐艾的真正原因。从上面这个例子,当我们深入去分析的时候,可以看出,李先生所有问题的恐惧点依然是在于对死亡的恐惧,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害怕这个疾病本身,而是害怕这个疾病给我们带来的一种结果。其实这个结果才是我们害怕的,这个结果是什么,就是死亡。当然从跟李先生的治疗和沟通当中,按照他的话,他并不害怕死,这怎么讲呢?他觉得要是到了80岁左右了,死了也就死了,只是现在太年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车撞死,或者出意外死了,他都能接受,就是得了HIV,他接受不了,朋友家人知道了,觉得很丢人,在道德上深深受到谴责而无法原谅自己。这是在疑病型恐艾症里面是比较常见的一点。

在治疗疑病型恐艾症的工作当中,患者朋友在主观思维里,比较会突出两点。第一就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最典型的就是万一,怎么办。所以患者朋友整天才会为了避免和预防这种万一的发生,采取了很多不合理甚至是不正常的行为,第二就是内心那个最脆弱的地方给激发了出来。其实,疑病型恐艾症和强迫型恐艾症,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在寻求一种保证。 疑病型恐艾症的患者该如何自救呢,首先,我们要纠正错误的思维连接,我们先去评估一下,你所担心的事情,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就是改变了之前我们的那个错误的思维,就是产生一个担心和害怕的念头的时候,就直接去想到了那个最严重的后果。因为疑病型恐艾症患者往往会过高评估自己的危险,因为最严重的后果事件的发生,之前它必须要经历一系列的连续事件,如果这些连续事件中间有一件没有发生,那么这个最严重的后果也不会发生,当然这是一种思维观念的转变,不是什么啊Q精神。
其次就是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大家可以先问问自己,如果明天就是你的最后一天,你生活中还有什么遗憾的吗?还有什么梦想是你一直想做,而一直没有去做的吗?我们需要做的是,珍惜自己的每一天,肉体的死亡可以摧毁我们,但对死亡的这种观念却可以挽救我们,正是我们死亡的必然性,才让我们知道没有永远,每一刻才是关键,我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你越不曾真正的活过,你对死亡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发的体验生活,你就越害怕死亡,从这点来讲,我们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最需要的是要找到生活的意义,去完成我们生活中的梦想,即使明天是我们最后的一天,我们也能安然的闭眼,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是我们要投入的生活本身,投入到工作,生活和创造爱当中,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生活,生命的意义,当我们知道为何而活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面对死亡,当我们知道没有永远来面对生活和完成我们所做的事的时候,我们才会更珍惜我们的拥有。

从跟李先生沟通的当中,他无法面对父母和他的妻儿,他认为他的牵挂,他无法割舍这种牵挂,因为这种牵挂和爱的存在,他很难面对这种后果的发生,一出现什么担心的时候,他就会往这上面想,难以走的出来,对他的治疗,我特别强调了一点,人有牵挂,这是一种必然,这是生活的一种必然,只是早和晚的事情,即使你不离开他们,他们也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的离开你,既然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并不是去担忧这个事情的发生,而是要好好珍惜你们之前的感情,好好的去爱他们,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因为对HIV的这种担忧,他几乎很难去享受和父母,妻儿在一起的这种生活,这种美好快乐的时光,他生活的每一刻好像都是在对HIV的恐惧阴影当中,从这个角度来讲,既然他这么害怕死亡,这么害怕失去,这么害怕失去亲人的话,但是这种失去是没人可以保证,只是早一天和晚一天的事情,既然是这样,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珍惜你的所有,珍惜你爱的人,珍惜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和每一分钟,因为谁都无法保证,也许这就是最后一天,也许就是最后一分钟。

往往对疾病的恐惧,就会激发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而死亡的恐惧,就涉及到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恐惧本身这个话题,那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恐惧本身呢,那就需要我们更加投入生活本身,爱我们所爱的人,做我们想做的事,减少我们生活中的遗憾,我们越真正活过,越能爱我们所爱的人,珍惜的人,那么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内心中就会更加的坦然,我们就会更好的去面对这种结果的必然。而且我们内心中要明白一点,这种东西我们无法逃避。 最后我再总结一些,在做治疗恐艾症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学会自我的分析,去反思我们的生活,去反思我们的经历,从我们的生活,从我们的经历去发现有哪些因素会触发我们恐艾症的产生,刚才说过很多点,有多疑敏感的性格,焦虑和追求完美的性格,有负性的经历和负性的事件,有扩大化的思维,无法面对这种最坏的结果,无法面对死亡的恐惧,原因有很多,每个人都不一样,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生活中心给转移,转移到这种对疾病的恐惧上,当我们把生活的精力和对自己的精力都放到对疾病的恐惧上的时候,不断的去寻求保证,不断的去寻求保证,我们就会落入一种漩涡当中。

怎么走出来,怎么打破这种恶性漩涡,第一点就是我们首先要分析自我,如果能分析出来,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经验,当然这个有点专业性,如果自己很难做到这一点,可以寻求专业人员或者专业的治疗来解决,第二点就是改变我们生活的关注点,我们要关注症状本身,去关注我们的生活,去投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症状为中心,停止一切就医的行为和得到医生的保证,因为这只能暂时让我们舒服一会,并不能解决我们根本的原因。 对待恐艾症的治疗,往往有两个突破口,一个是行为,一个是心理,因为有一部分恐艾症的人,通过说道理和理论知识效果是没有多大用的,所以就要采取行为上的办法。今天说了这么多,就先到这里,希望能给恐艾症的人有所指引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