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防艾动态>>吴蓓丽研究员:一种新型抗艾滋病药物正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吴蓓丽研究员:一种新型抗艾滋病药物正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作者:杨慧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4日    点击数:

     她,一位漂亮的女士。

  她对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将极大促进艾滋病、血栓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

  吴蓓丽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日常生活中,她会爵士舞、喜欢健身、赛车……可她攻关研究的方向却直指治疗艾滋病等疾病的“靶点”。

  这个“靶点”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是人体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蛋白质分子。通俗点说,就是当患者服药,药物分子进入人体后,需要跟这些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后,才能够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

  她的最大成果就是解析了6种与重要疾病药物研发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晶体结构。科学小白表示听不懂。好吧,只要记住这项研究与困扰千千万万家庭的重大疾病药物研发相关就够了。

  她介绍,一种抗艾滋病毒药物的研发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不能不佩服的是,爱好那么多的吴蓓丽科研上可是焦点专一,直瞄“靶点”。她说,科学探索99%的可能都是失败,但是为了心里的一个目标,再多的失败都是值得的。

  一起来看看她怎么瞄准“靶点”的。

附:厉害了,2018年上海药物所吴蓓丽研究组再次发表重磅研究成果

   2018年4月19日,上海药物所吴蓓丽研究组,德国雷根斯堡大学Keller研究组,莱比锡大学Beck-Sickinger研究组合作在Nature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ligand binding modes at the neuropeptide Y Y1 receptor”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告分别以2.7和3.0?分辨率结合两种选择性拮抗剂UR-MK299和BMS-193885的人Y1R的晶体结构。结合诱变研究的结构揭示了Y1R与几种结构不同的拮抗剂的结合模式以及配体选择性的决定因素。 Y1R结构和内源性激动剂NPY的分子对接,以及核磁共振,光交联和功能研究,为激动剂的结合行为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并且首次,根据上海药物所吴蓓丽等研究组的知识,确定其N端与受体相互作用。对Y1R的这些基于结构的见解,可以实现靶向NPY受体的药物发现。这是继2018年1月5日吴蓓丽研究组在Nature报告与胰高血糖素类似物和部分激动剂NNC1702复合的全长人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的3.0?分辨率晶体结构的又一重磅研究成果。

  神经肽Y(NPY)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在食物摄入,焦虑和癌症生物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NPY-Y受体系统已经成为具有三种肽配体(NPY,肽YY和胰多肽)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中的四种受体结合的最复杂网络之一,即具有不同亲和力的Y1,Y2,Y4和Y5受体和选择性。 NPY是最强大的食物摄入兴奋剂,这种作用主要由Y1受体(Y1R)介导。许多肽和小分子化合物已被定性为Y1R拮抗剂,并且在治疗肥胖,肿瘤和骨丢失方面显示出临床潜力。然而,它们的临床使用受低效力和选择性,脑穿透能力差或口服生物利用度不足妨碍。

  在这里,上海药物所吴蓓丽等研究组报告分别以2.7和3.0?分辨率结合两种选择性拮抗剂UR-MK299和BMS-193885的人Y1R的晶体结构。结合诱变研究的结构揭示了Y1R与几种结构不同的拮抗剂的结合模式以及配体选择性的决定因素。 Y1R结构和内源性激动剂NPY的分子对接,以及核磁共振,光交联和功能研究,为激动剂的结合行为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并且首次,根据上海药物所吴蓓丽等研究组的知识,确定其N端与受体相互作用。对Y1R的这些基于结构的见解,可以实现靶向NPY受体的药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