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防艾动态>>艾滋病专管所 这里阳光每一天

艾滋病专管所 这里阳光每一天

作者:罗晓光     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5日    点击数:

艾滋病患者的一滴血,正常人感染后,后果不堪设想。

去年底,一位母亲向重庆晨报记者写信求助,她被儿子折磨得生不如死,儿子从艾滋病患者手中购买毒品。此信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警方迅速出动,一举抓获贩毒的艾滋病患者,并将其送入重庆以北的艾滋病劳教(强隔)专管所(简称“艾滋病专管所”)。

今年1月31日,晨报记者来到艾滋病专管所,五小时的见闻,让人感受到惩戒与人性并存,教育与温情同在。这也是媒体首次获准打探艾滋病专管所。

过去:

艾滋病人犯法抓了又放

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法制支队队长庞博说,艾滋病感染者贩毒的特点是:胆大,量多。

曾有一名30多岁的艾滋病患者,竟在家中把毒品摆起卖,非常猖狂。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民警抓捕他时,他并不反抗,而是摸出早就放在身上的艾滋病检测报告给民警看,想警察放他。

2007年前,重庆警方遇到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犯罪确实有些无奈,因为没有专门羁押这类人的场所。

为了震慑和惩戒艾滋病感染者的违法行为,防止交叉感染,2007年4月,市政府决定,成立艾滋病专管所,收容矫治劳教人员中的艾滋病感染者。

2007年4月23日,艾滋病专管所投用,艾滋病感染者犯法,抓了又放的尴尬,在重庆成为历史。

现在:

数百艾滋病学员感到温暖

艾滋病专管所,四周山林环抱,空气清新。

如今,艾滋病专管所有男、女两个大队(以下简称“艾大”),其中,约70%为男性。劳教所内还有一家医院, 24小时提供医疗服务。

在艾大接受劳教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吸毒、贩毒和卖淫者,也有因偷盗入所的。

艾大黄队长说,建队之初,所里请来疾控中心专家为民警们普及防艾常识,但是,对艾滋病的恐惧,还是非常普遍。比如,进入学员关押区后,民警开门,从不敢用手推。

所里的学员对一般民警,总是爱理不理,以病为由,以烂为烂,动不动就高喊;“得了这个病,我还怕啥!叫领导来,找队长来!”

嘿,最后科长来了,队长来了,学员们非常吃惊,感觉这里和别处真不一样。

时光可以弥合隔阂,民警们用关爱和温情赢得了学员的尊敬和感恩。近五年来,艾大累计教育矫治犯法的艾滋病学员数百余名,其中,最大的60多岁,最小者不足20岁。

真情:

患者瘫痪民警喂饭端尿

在艾大女队记者看见,一个大型四合院内,住着几十名女学员,全部实行军事化管理。9间卧室,每间约20平方米大,里面放着5张木床。每张床上铺着整洁的纯棉被套。民警说,艾大刚建时,学员们睡铁床,后来发现铁床容易撞伤人,全队立即把铁床换成了木床。

四合院里有两间餐厅,一间大澡堂,厕所宽敞,没有任何异味。四合院里过道墙上,挂着学员们每周的营养食谱;4天早上吃蛋,4天中午吃肉,每天有豆腐,还有土豆烧鸡,周三喝豆浆。

四合院房屋上方,还挂着学员们手工制作的大红剪纸花,与门上倒贴着的“福”字交相辉映,透露出节日的喜庆。

在这里,记者听到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去年11月,50多岁的付贵(化名)因艾滋病并发脑梗塞,中风瘫痪。民警三次上门请家属接付贵回家治疗,付贵的家属和社区却不愿与他见面。民警把付贵送到大队医院,中风的付贵,屎尿拉在床上,手脚不能动弹,吃饭喝水,全靠民警照顾。民警为付贵端屎端尿,喂饭喂药,擦身按摩。付贵在床上躺了四个月,没有长一个褥疮。见民警对自己好,说不出话的付贵,拉着民警的手,直哭。

四个月后,付贵站起来了,出院时已能自己行走。他回到家后,民警又赶到社区,为他办了低保。

2011年5月,付贵亲人为艾大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德艺双馨。

为了增强学员们的体质,艾大还从外面请来瑜伽和太极拳老师,为女学员教瑜伽,让男学员练太极。

每年过节,不少民警都会收到解教学员的祝福。20多岁的张苗(化名)去年10月从艾大解教后,年底要结婚了。12月底,张苗专门回所给民警送喜糖,望着熟悉的警官,张苗哭了。她说:“你们用人性和温情点亮我的良知,今后,我一定好好过日子。”

治疗:

专家上门中药免费治病

下午2点半,几十名学员们在列队操练。她们好奇地打量记者,学员们个个脸色红润,全然看不出是艾滋病感染者。

民警和医生来女队发药了,队员们微笑着接过药袋,流露出高兴的神情。

33岁的孝英(化名)坐在记者面前,有些害羞。“我确实太胖了,该减肥了。我进来时107斤,现在160斤。”孝英扭动身子,笑着对记者说,“我是吸毒被送进来的。我打针得了脉管炎,脚都肿胀了。去年4月,我开始吃中药,两个多月后脉管炎不在了,睡觉也好了。女队好多学员,吃药后身体的不良症状逐渐消失了,都长胖了。”

原来,2009年开始,艾大与疾控中心合作,尝试西药抗病毒治疗。但学员服用西药后副反应大,绝大多数学员无法坚持下去。艾大领导不甘心,又主动与重庆中医院联系,探索用中药治疗艾滋病。去年3月,双方并签订了《免费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协议。

今年2月1日,重庆中医院医务处副处长、主任医师郭红说,每隔半月,该院就派5名专家到劳教所,为艾滋病学员摸脉、处方、开药,实行个性化治疗。看病最多时近百人。目前持续治疗的有60多人,不少感染者感染症状消失,身体变好了。

 

相关新闻>

一万多吸毒者不再吸毒

美沙酮替代毒品,重庆一年减少4吨毒品交易

重庆晨报讯 由于用美沙酮替代毒品对吸毒者进行维持治疗,眼下,全市一万多吸毒者不再吸毒。我市因此一年减少4吨毒品交易,治安案件也大大减少。2010年底,重庆市美沙酮工作组,受到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表彰。近日,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刘克佳,首次独家向重庆晨报披露了上述信息。

全市建成35个美沙酮门诊

       刘克佳说,在市公安局、食药监局和卫生局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在渝中区建立了第一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到2011年,全市已建成32个美沙酮固定门诊和3个流动门诊。

目前,现在门诊治疗的吸毒病人维持在1万余人左右,保持率高达78.4%,在治人数、保持率等核心指标在全国名列前三名。

8亿元毒资交易远离重庆

刘克佳算了一笔账,按吸毒者每天每人消耗一克毒品计算,1万多人不吸毒改喝美沙酮,相当于我市一年至少减少4吨毒品消耗,让8亿元毒资的交易远离重庆。如有1/10的人为继续吸毒筹集毒资,那么,我市可能会增加若干案件。

喝了美沙酮后,吸毒者的毒瘾症状得到控制乃至消失,一个月300元便能解决毒品依赖,从而让大量吸毒者回归社会,自食其力。

(上图为艾滋病专管所女队大门)

(上图为艾滋病女感染者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瑜伽)

张老师笔记:
        记得每一个恐艾到深处的朋友都说过自己恐惧艾滋病,其实并不是自己怕死,而是自己承受不住自己对父母、爱人(恋人)、儿女的那一份厚重的愧疚,怕他们因为自己得了这个病而抬不起头,被其他的人歧视。正如这一句话说的很偏激但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声:如果换成癌症,也许在郁闷两天,又开始生活了。但是艾滋则不然,它会像一个幽灵一样,影响着自己乃至家庭。其实,这正是每一个有良知人的天性,懂得关爱家人,更懂得明白亲人亲情的真谛,更懂得感恩。所以为什么四年过去了,以前有的恐友都成了大老板,他们依然记得张老师,经常给张老师发来祝福和关注的话。其实张老师想在这里对大家说,只要还有这么一份愧疚的心,就证明他还是一个好人,彻彻底底的好人。俗话说好人终归好报,佛主会保佑您的。再则回归原话,大家想象自己得了艾滋,并认为这是一场灾难,并且将这种灾难的意识不断强化。最终就铁定认为自己患病无疑,这是一种错觉,更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排斥艾滋病。其实呢,艾滋病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没有必要觉得他是洪水猛兽。我们更不应该歧视感染者,我们不歧视是感染者,让他们融入我们的生活,等我们改变观念,我们自然也不会因为可能存在的风险而痛不欲生了。
 

 

预约张老师或中心其他医生进行脱恐指导请“点这里

 

单位: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中国目前唯一一个针对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进行干预援助的社会团体

口号:打造艾滋病科学防治官网/建设专业艾滋病论坛/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促使恐友脱恐吧

服务对象:对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图片/艾滋病检测存在误区的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

官网概述: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官网分恐艾干预恐艾援助板块及恐艾吧在线答疑板块,恐艾干预笔记和音频,实地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图片,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艾滋病专家针对艾滋病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和防艾心得是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核心资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