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StartFragment -->

张老师您好 我想咨询一下短暂的离体血液碰到喉咙伤口传染的问题
雷锋日那天我在献血车那里做志愿者 同时也有几个志愿者叔叔 献血前是要在献血车上指尖采血简单化验一下的 我看见还有的志愿者叔叔那个摁住止血的棉签都没摁好 血还在流呢!那些叔叔看见我来了 就给我拿那个礼仪缓带佩戴 是在一个箱子里拿 好几个叔叔都摸了 递给最后一个叔叔帮我带上 带的时候 那个礼仪缓带碰到我的嘴里了 (当时我张着嘴) 可是我嘴巴里还有伤口呢 因为太久不喝水我喉咙破了嘴巴里都有血味  。我现在很担心血液传播 万一有个刚采血完的叔叔没有摁好止血棉签 导致针眼还在流血就摸了给我的礼仪缓带 他碰过的礼仪缓带的那个部位又接触了我的黏膜受伤口腔(整个过程非常快 就是几个叔叔七手八脚从箱子里拿出来递给一个叔叔 他又给我带上) 不就造成了血液传播吗?针眼里流出的血液 有可能满足足量原理了啊  咽口水的时候 血液也和伤口摩擦了呀。此外 我看美国medhelp言论说离体血液受到温度影响在空气中瞬间失去传染力 可是我想说 当时是指尖采血 天气又比较冷 指尖作为身体末梢跟外界接触由于热传递的关系跟外界温度差不多啊  那么从指尖采集的血液接触到空气可能并没有造成1-2度的温差导致病毒没有失去传染力呀。老师我知道我很啰嗦请您理解 毕竟您想想五号是雷锋日今天已经十号了 我实在是通过自助学习说服不了自己了才只好麻烦老师的。谢谢老师

留言时间:2015-03-10     留言人:一个爱胡思乱想的人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您注册的名字都写明了喜欢胡思乱想,这个和每一个人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您去当志愿者,老师很认可。老师支持线下线上的志愿者服务,毕竟都是在大部分时间是不计报酬的劳作,不过线下的志愿者更值得被推崇。老师记得多年前号召几个比较活跃的志愿者一起做一些活动,大家都积极响应,可是后来说有疾控中心牵头需要去做一些关于线下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面对面的帮扶,一下子就没有下文了。所以现实生活和网络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老师认真看了您的行为,这样的血液不住往下流的情况还是不少的,是属于常见行为。但是对于您的这个带子属于反复的间接的接触了,礼仪带上他毕竟是体外环境,而且是丝带,另外不可能是大量存在的。老师和多位专家交流过,没有任何实验依据可以证明血液在体外空气完全瞬间失去活性,这是一个误区,我们不能以这样绝对化的理论来给自己构架一个完美的思维。但是有另外一个观点是,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其的活性就会受到大量的损失和损伤,而这样的损失损伤以让他难以重新获得攻击占领细胞的能力,这样的说法应该是较为客观的。我们认为空气流动温度湿度是有影响,但是对于血液其一般是层层递进式的影响为主。您自助学习可能没有形成系统,您可以将老师这么多的内容认真看了,并且整合,那么您自己就会慢慢的理解和知道清楚,另外不要再到处乱搜,这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脱恐方式。


回复时间:2015-03-12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