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再次十分感谢您的回复,我不是您说的那位小张,可能我们的经历有些像吧。我总是思想上过度极端化,总是把事情往最不好的情况上想,比如在敲门问题上,我现在还仍然拿它和外力反复挤压作参考,总是觉得有些像,仍然幻想门上有刚弄上去的新鲜血液,另外对于离体血液问题,一种说法是血液上的病毒几秒钟就失去传染性,但百度百科上却有以下一些话:“(1)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2)离体血液中HIV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 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小时,一旦放入培养液中,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其中,继续复制。 所以,含有HIV的离体血液可以造成感染。 ” 我就想知道到底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啊?而我去的筛选试验室是不是就符合所谓的非常适宜病毒生存的实验室环境,哎,我总是胡思乱想,还望老师能够理解。
张老师:您好,不是您容易极端化,是将事情往不好的方向想,都是人的本能。因为人的本能就是优先处理坏事。就算有新鲜血液都不会感染,常温下存活数小时不表示其能够有感染能力数小时。第二个是他必须要有足量的量才能进入伤口,才能抵御住防御系统的攻击,否则依旧不会感染。您是典型的孤立主义照本宣科,没有任何基础知识的认识。不是您乱想,是您从来就没有正确科学的学习分析过。您现在面对的是您的幻想,就像穿越而来,看见车总是觉得其就是怪物。为什么,那是因为您总是虚构被“他”吃到和所迫害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