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 ,我已经恐艾3个月了。之前的2个月每天都在研究,每天都在反复思考反复求问。我高危行为已经过了四年了,也就是过了窗口期已经四年了。 我今年去做了2次医院的检测。都是阴。 但是 我有严重的强迫症,当拿到检测报告的那时起,我的强迫症已经开始出现了,我会盯着检验单上的 HIV抗原抗体(初筛试验) 阴! 这几个大字 我会看上几十遍。然后撕掉 扔掉。 然后从那时候开始在网上看关于HIV的资料的时候,我都会读上好几遍好几遍! 特别是当老师说恐友肯定排除的句子的时候 我可能会看上几百遍!。当恐艾到了2个月的时候 我发誓我再也不上网看这些资料了。打算用打游戏来平衡自己的心态。不过没过多久。熬了半个月没看资料,但是游戏打腻了之后,又会开始恐惧,唉 老师 当强迫症的人恐惧了HIV真的好难受啊! 我现在每天 每一天,基本上是10分钟一想,您知道我现在心里每天想的是什么吗!其实我过了窗口期已经四年了,检测过两次,我知道自己不会有HIV了 ,但是 我现在每天心里重复思考的却是,窗口期是什么时候,过了窗口期之后是否100%的人都能检测出来。然后想过几百遍,甚至估计有1000遍了 过了几个小时后 之前分析的答案又感觉自己是不是分析错了,是不是当时自己脑子不清醒。然后又开始重新分析 反复的反复的反复的,也会经常在脑袋里读,过了窗口期,过了窗口期 ,过了窗口期 ,然后又开始想 我刚刚想的窗口期是不是错误的 会不会我分析错了 会不会我四年后检测的结果还是不能证明完全排除
老师 以上字虽然对了点,但求您帮助下我吧!求求您了 我感觉强迫症的人会比普通恐友恐惧的更多,心里更难受 因为有恐惧和强迫在交织! 我给老师留给三四次留言了 ,每次看老师给我的回复,我也是一句话要读好几十遍,看完您几十个字 可能要花我几十分钟 唉 老师 您帮助下我把
请您也告诉一下我,您是否听到过 过了窗口期后还检测不到的人?
张老师:您好,受到网络因素影响,很多人总是喜欢将恐艾症和强迫症划在一块,其实他们有重合,但是更多是不重合。其实强迫的最根本动机来自于不断的问,网上上各号志愿者或者新脱恐的恐友无限制的满足,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S-R行为强化。但是本身单纯从恐艾来说,一般以焦虑为主,合并强迫等,老师个人认为恐艾症以焦虑症亚型为主要判断模板,不排除多种类型极其亚型合并。罢了不说太多专业词汇,专业词汇属于专业研究和论文报告所用,恐友还是适合于基本的语言。老师认真看了您的情况介绍,您2次检测2次为阴,没有其他的行为难以感染了。或者是您认为的肯定吧,因为老师在电话沟通中会给大家讲解叠加性问题。至于您是否是强迫,还是恐艾由于其他原因构成,老师没有了解您,也没有要求您提供您的基本资料和表格,单纯在网络上就一个问题交流,没有可能给您判定,这个不符合科学辩证方法,国家也不接受这样的方法方式。对于窗口期,那本来对于陷入进去那就是无解的过程,因为您认为是怎么样,那就是怎么样,而不是随意去变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想法多是个循环,或者死循环,开始从哪里剖析开,老师觉得这个很重要。老师觉得您这个情况的确有很多思维问题,可能需要下来去选择一位比较专业的精神科老师和心理老师配合性的去进行联合治疗,不是严重,是因为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到您。因为您就算看了老师给您的留言,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您还是会反复,老师如果没有和您深入沟通或者实施个案方法,也是无法对您进行有效帮助的。所以建议如果您希望您在您们当地去选择一个口碑不错的医生接受帮助,毕竟如果这个找错人了,先不说能不能得到治疗,是无害就不错了。多说一句,昨天北大注册系统那帮人的确在这个“有害无害”问题上说得很不错,所以这里引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