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我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有了孩子以后我变得洁癖,爱乱想,甚至到了强迫症的地步.我从去年开始恐艾滋病和丙肝这种传染病,基本是见血就怕.很多时候其实自己都觉得怕的有点离谱,可是大概是因为担心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习惯性地会往那上面想.今天又遇到一件事,想向张老师倾诉一下.今天下午我和孩子在路上走,她边走边在吃棒棒糖.这时对面走来一个年轻人,脸色苍白,很消瘦,戴着口罩,是只遮住嘴巴没有遮鼻子那种.虽然知道毫无根据,但是我还是会暗示自己这样的人可能会有什么传染病.我当时没有注意看,只是听到有人打喷嚏的声音,然后就见那人摸了一下鼻子什么的,记不大清楚了。但紧接着孩子就把拿在手里的棒棒糖放进了嘴里.我就在那个时候瞟了一眼她的糖,上面有一块鲜红色的血一样的东西,说来也怪我,我当时居然都没有阻止她吃,而是事后才开始担心会不会是刚才那个年轻人打喷嚏的时候鼻子里有血喷出来溅到糖上了.我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我们家孩子的嘴里随时都有伤口,可能是因为她爱吃东西,而且是大口大口地吃,所以经常会磨破嘴里的粘膜,但是问她她都说不痛.我的问题就是,如果她嘴里的伤口没有愈合,又吃了这种新鲜的血液,会不会传染艾滋病和丙肝啊?我以我在中心学到的知识来看,艾滋病不能通过第三方传播,所以艾滋病应该是不可能的对吧?但是丙肝我就不知道了.以前在百度上搜到说,丙肝病毒也是RNA病毒,但是它的活性比艾滋病毒要强,那么这种刚排出体内的新鲜血液是具有传染性的吗?它会通过第三方间接传播吗?您说过,丙肝病毒的传播不需要有开放的伤口,那不就很容易传播感染吗?但是我记得您也说过,丙肝的传播也需要苛刻的条件,那是什么条件呢?我今天的这种情况符合那些条件吗?传染病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特别是在照顾孩子的问题上,哪些情况应该注意,哪些可以不管,我觉得我都失去基本的判断力了。请求张老师帮助!
张老师:您好,老师这里如您一样的恐友很多,也有很多恢复的案例,因为您当了母亲以后,角色变化了,思维和关注重点也会变化,因为您作为母体,需要保护您的孩子,因为老师不了解您的环境以及您的家庭,无法从更深层给您分析。因为在这里都是一些很粗略简单的问题探讨,老师也只能简单通过您事件本身和您进行探讨。对于您所说的吃棒棒糖。关于别人戴口罩,老师不否认有艾滋病携带者怕感染会戴口罩,但是这样片面就认为别人是一个传染病携带者,况且您和他属于日常交往,就算是在对话过程中或者喷嚏飞沫的方式,艾滋病毒或者丙肝病毒都难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传播。您这么去搜索百度,会让您越来越恐的,选择去搜索那本来就是一个错误,希望您自我注意。丙肝没有想象那么传播,主要是血液传播为主,老师和您一样的看法,您的确有些离谱,另外您得思考您觉得您只是因为单纯知识混乱恐惧呢,是否还合并着其他的一些焦虑担心呢,还有产生情绪后的判断是否正常呢,老师觉得那些才是您应该去思考的,这样对您减轻恐惧焦虑的体验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