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好,我前几天买试纸时,看到有人在网上说成都恐艾干预中心非法是假的,这是怎么回事?我看到你们网站也改名字了,我恐艾好几年了,以前我都来这里咨询,你们帮了我很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另外还是咨询一下,这次我的行为是BDWTKJ,29天、45天自测是阴性,没有啥问题吧。
您好,很高兴在您需要一些帮助的时候,我们多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验给了您一点点支持。我们机构作为全国最早做恐艾研究的机构,执行国家唯一一个恐艾项目(五轮)的机构,被新华社,凤凰卫视,CCTV,澎湃,三联生活周刊实地采访拍摄,怎么会是假的呢,别人记者来采访都要进行背景调查的,况且我们机构主要做面对面咨询,恐友一来便知,如果我们都是假的,也无法持续开展工作和项目十几年吧,这个问题等会再给您解释。首先张老师回答您的疑问,您的行为本来也不属于严格意义的高危,结合您29天和45天的检测结果,直接排除。关于成都恐艾干预中心非法是假的这件事情,张老师在这里诚恳地先给大家抱歉,是我们工作疏忽导致了这个情况出现,希望不要给您和一直关注我们中心的恐友造成困扰,我们的老恐友都非常信任我们。在此做一下简单的解释。在2009年参加艾滋病防治工作时,和陈老师组建了艾滋病防治团队,我们以不规范的用名恐艾干预中心为草根团体的名字,进行防艾宣传和恐艾解答,由于注册需要主管单位,非常难注册,所以2011年托管挂靠到了省技管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在我们做了很多知艾防艾不恐艾的公益答疑和心理援助工作,被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之后,成都恐艾干预中心渐渐有了知名度,2016年注册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因为做恐艾心理这么多年,习惯了这样称呼,就一直沿用恐艾干预中心这个老名字没有做更改。但是成都恐艾干预中心这个名字并没有注册,于法于理不能作为官方名使用。举个例子就像身份证上是您的大名,平时您还有个大家习惯称呼的小名,小名可以口头上称呼,但是乘坐交通或住宿登记时只能使用大名。既然是一个长期服务于特殊群体的专业机构,更应该以正规合法规范的方式为大家提供服务。所以这并不是咱们中心是假的非法到处骗人干坏事,而是在乎那点名声,长期使用小名这件事违反了规定,这也是我们的错误和疏忽,以后我们将以注册名“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和恐艾干预心理网,合法规范为大家提供服务,在此给很多关心我们的恐友造成了担忧和困惑,我们再次恳切地表达歉意。我们还是09年成立的那个防艾及恐艾心理结合的社会组织,老师们还是那群每周二四六在QQ群里公益答疑的老师,在官网留言板块回复大家问题的老师,没有任何的变化。这件事也反映了我们自身管理不足,法规意识淡薄。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中心希望和大家一同成长,我们会继续在专业上专研,为大家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也欢迎各位亲爱的朋友,多给咱们中心提一些意见和建议,让我们都越来越好。也感激熟悉了解机构的恐友,对中心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定不负众望,为关注全民身心健康,消除艾滋病歧视和恐惧,继续努力奋斗。欢迎大家有空来成都,祝福各位早日脱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