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恐艾干预>> 干预笔记>>站在艾滋病恐惧者的角度上如何来分析窗口期

站在艾滋病恐惧者的角度上如何来分析窗口期

作者:张老师     来源:恐艾干预心理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6日    点击数:

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有一颗感恩的心最为可贵。山感地恩,方成其高峻;海感溪恩,方成其博大。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农家对联曰:“粗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这是对感恩的很好领悟。有了感恩之心,才支撑着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持着恐艾干预助人脱恐的事业。

 

为什么知道今天是感恩节,因为早上一醒来收到了十年前脱恐的恐友给张老师发的感恩祝福短信。作为一个极其平凡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者,一名极其普通的心理干预工作者,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感恩于你,念着你的好,分外有些感动。想着当年恐得不想活下去,灵魂在备受道德鞭笞的恐友,如今生活过的幸福美满,也让老师觉得痛并快乐着。尽管最近临近艾滋病宣传日,工作异常繁忙,还是想借着心情分享一些恐艾恐友最关心的艾滋病恐惧干预的心得和经验。


 

恐友们的心理问题不能笼统的归为一种心理疾病,正如恐艾心理并不完全等同为艾滋病恐惧症,很多恐友在恐惧应激初期,并没有呈现出心理病态的特点特征,应激期时间不长,痛苦感不强烈,社会功能未受到影响,自制力较强。前期恐艾心理问题主要是受到惊吓以后产生的应激性反应,急需安全信号,选择强行在网络上搜索艾滋病相关信息,以获得对艾滋病感染风险的自我评估能力。然而,对知识汲取和归纳不科学不系统,网络碎片化,网络环境有人以不真实身份为掩护散播不实的艾滋病科学防治言论,恐友很容易在应激心理反应下没有辨别能力,极容易暗示自己,出现认知混乱,造成了内心矛盾冲突,引发了心理问题。

 

其中前期最容易产生认知问题的是艾滋病窗口期说法不一致问题,这是一个看似非常简单又很复杂的问题。艾滋病窗口期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是每一个恐友心中非常疑惑的问题。每个恐友对艾滋病窗口期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其实大家会发现,一名防艾专家对艾滋病窗口期的说法也是不一样的。其实不仅是恐友对窗口期有困惑,对于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同样也面对着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去检索不同研究的论文,撰写论文的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不一,得出的结论都是千差万别的,正如这个世界,在相对和绝对的环境里,以不同的参考系作为参考,意思都是不同的。正如不同的语境,就算是同一个词语或同一句话,也会释放出不一样的意思。

 

以前很多艾滋病防治工作者总会说,如果担心感染艾滋病,那就请检测吧,检测到不恐惧为止。站在医学的角度,肯定是时间越长,理论上越准确。您担心检测不准确,或者担心没有达到足量标准的检测下限,您可以一直检测,检测到哪一天,也许就不恐惧了。当心理学被引入了临床医学的运用范围时,大家都突然发觉这句话好像并不妥当,因为在接受反复检测以后,很多恐友发觉检测仅仅转移了注意力,维持了几天的愉快安稳,一不小心一个刺激又重新恐回来,又想接着去检测,才明白没有脱恐,这对身心的打击都特别巨大。把艾滋病窗口期时间说的很长,对恐友心理不友好,把窗口期时间说的很短,仅仅是图安慰恐友,背离了医学研究和严谨的宗旨。既要考虑恐友的心理,又确实是彻底排除艾滋病风险,是最完美的方式。

 

恐艾势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这不是让人觉得舒服愉快的感觉,因为随着恐惧时间的持续,恐惧强度的增长,濒死感频发,恐艾就会逐步从一个心理问题变成一个心理障碍,再从心理障碍衍化成一个心理疾病。大家所知道的艾滋病恐惧转移和恐惧泛化等,从性接触恐艾转变为日常行为恐艾,都是非常典型的因恐艾应激反应初期没有经过心理干预和指导,逐步变得敏感不安,自我暗示越深越深,恐艾程度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有的恐友都检测了几十次,甚至六个月,一年还在纠结担心检测的准确率。

 

将艾滋病窗口期的时间说的非常长,势必影响恐友的心理健康,但是如果将艾滋病窗口期说的非常短,检测结果又不准确,怎么样来平衡既要保证足够的准确精度,又不至于恐友在窗口期等待期恐艾心理越来越严重,是我们针对具备真正艾滋病高危的恐惧人群一种既严谨又人文关怀的最佳结论呢。按照国家2019年所公布的艾滋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定义,结合中国数以万计的防艾工作者所贡献的数据,对于核酸检测,四代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三代抗体检测,中国的艾滋病窗口期分别在一周,二周,三周左右。这个由中国顶级艾滋病防治专家反复验证,得出的结论一锤定音,是大家首要的参考标准,这个时期针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是足以检测出,称之为定大局时间。然而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考虑到人体差异性和影响艾滋病窗口期的可能性所带来的风险,直接将定大局时间全部扩增了一倍,即针对于核酸检测,四代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三代抗体检测,分别对应的二周、四周、六周是非常准确的时间。网络上长期流传的4436标准,亦来自于此。当然还有更严谨的,为了中和全国所有针对艾滋病窗口期不一致的说法,我们再在定大局时间扩增一倍的窗口期上,再次扩增一倍,即针对于核酸检测,四代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三代抗体检测,分别对应的四周、八周、十二周(三个月)就是艾滋病窗口期非常极限的时间结论了。

 

对于极端保守的恐友,在医学上并没有百分百的概念上,几乎所有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已经开始使用三个月检测百分百排除艾滋病高危风险感染的肯定语气了,足以说明这个结论多么的科学性,可以说该结论是代表最保守的科学言论了。如果说有恐友还在纠结三个月以后艾滋病检测结果出现变化,其实只要不存在着当下持续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等情况,这就是艾滋病检测决定性的最终保守结果。如果说谁进行艾滋病三个月检测,还在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基本都会被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建议去做心理干预,重新构架合理的艾滋病防治的认知体系。

 

有不少艾滋病防治医生也因此以三代为例,三周定大局,六周排除,最多最多十二周去做一个随访复查,对于是六周可以重新开始日常生活,还是在十二周开始重新进行日常生活,恐艾恐友可以在和自己的医生做一对一详细咨询,在医生完全了解您当前情况后,综合您个人的情况,给一个确切结论和详细解释为什么给您这个结论,也就行了,哪个医生老师真正了解您,并且您们彼此建立了友善互信的坚定关系,他一定是对您负责的。很多艾滋病恐惧恐友将艾滋病防治医生当心理医生用,不是最恰当的方式,对医生和恐友都是相互的身心伤害。一旦医生在彼此通话或视频沟通以后了解了您,还在反复纠结的话,就需要考虑介入心理干预,方可早日走出对艾滋病恐惧的心理态度。


该文写于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