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自从十二月底咨询了您以后对于恐艾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过了一个春节,春节难免有喝酒应酬,由于自己的问题去了几次(有边缘行为)按摩店,其中进行了一次dfj行为,我原本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足以对抗这次行为,但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感觉自己的心里防线又开始下降,尤其是看到体检单里有hiv这一项,就会一直想自己到底有没有问题,虽然没有刚开始恐艾那种感觉,但是,这种心理也会时不时侵扰我,感觉自己之前的努力浪费了。张老师我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利用中心进行学习呢?谢谢老师
张老师:您好,您说十二月份和张老师有沟通,请问您是张老师哪位预约咨询恐友呢,这样张老师好根据咱们沟通过的内容,以及对您的了解针对性的进行一些回复,如果张老师对您不是很了解的话,可能只能泛泛而谈一些很浅薄的内容,在恐艾心理方面的可能无法深入下去,恐艾心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他的核心在于针对于每个恐友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性格和自己价值观,思维模型的不同提出针对他的不同看法。张老师不了解您的来龙去脉,所以对于您自己对边缘行为的看法,也无法得知,很多恐友在没有进行边缘行为以前,就会觉得边缘行为不满足艾滋病感染原理,坚决不可能去害怕,但是如果没有彻底脱恐,就会受到恐艾心理的代偿影响,一旦有性接触,又开始怀疑是不是存在着可能的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一些情况,会意外导致感染,我们每天生活小心翼翼,皆是因为没有彻底脱恐的导致的,恐艾如果从急性的惊恐障碍转化为慢性的焦虑强迫,就会开始出现泛化转移,这不是一个越来越好的标志,中心自助学习的方法,如果是手机版的话,您把手机网下拉,能看到有一个恐艾心理干预脱恐秘籍的图片,点击进去按照里面的步骤走就行了,这是一种最常规的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恐艾心理学的方法。至于您自己的思维模式,您也可以在您们当地找一个适合您的老师进行面询,尽可能让他了解您,熟悉您,张老师预估您可能在当地都需要花4-6次,然后在对方对您有更多了解以后,应该也能针对您给出很多建议。有的东西其实并不难,最主要的是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我们是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但是您的想法他是不是客观的,这个需要评估,然后还要干预,让您慢慢的发觉以前常常使用的模型习惯,也许并不是那么适合您,您也可以在中心按照方法自学,最后祝您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