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谢谢您前些天对“喝酒过程中拿错杯子,担心杯沿有血,嘴上有小口子是否会感染问题”的答复,这些天我也做了一些思考。补充问:1、您将行为定义是接触,结合您提到艾滋病感染两大原理,象我的情况是否可以归类为非间接接触?理解为一般的生活接触感染?非间接接触该怎样认识?“艾滋病的传染媒介介于持续力的作用和双方都有伤口及血液的内部交换,这种方称之为直接输入”,除外是否都为非间接接触?2、“一滴血就可以造成艾滋病感染”应该怎样认识?一直有这么个困惑,出处忘记了,好像为片面理解,但应该怎样认为呢?请老师给予正解。3、嘴唇有小口子,担心嘴唇的小破口子会压上杯沿上的血,因为喝酒中上下嘴唇压力的作用,而造成杯沿血液进入到身体血液内造成感染?结合反复摩擦原理该如何理解?这里能否结合此原理进行认识呢?4、血液交换原理在我的事情中该如何理解?5、“共同吃饭包括夹菜,公用酒杯(水杯)是没有可能被感染的”我理解这句话是否也包括如“嘴上烂了留血了,用了别人沾了血的杯子或筷子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也会有,您在答复中说可能接触的面不大,而造成感染达不到一定的量,而造成的体液交换达不到一个基础值,能否在进一步说明呢?6、三甲医院一般都用什么试剂?不管几代,6周检查是否可以了,若检查结果出来,再不用去做二次检查?7、通过最近浏览张老师的留言,每天也在思考,程度上好了一些,但时好时坏,每天不由自主就会想起这个事情,害怕自己会被感染,请老师给予建议?如何培养今后的心态?若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建立起长期安全信号?不受或少受恐艾干扰?恐艾真不好受啊!!!8、苏州cdc(干预中心内一篇文章)说,“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或假阴吗?任何方法都有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该如何认识呢?我可以理解为此为理论上的说法吗?9、还用继续学习了解更多的感染原理吗?感觉自己有心理强迫症,同时感觉自己老是这样,休息不好,非常影响到正常生活。
张老师:您好,预约恐友的好处在于老师能直接通过电话沟通,能够较为系统的去回答相关问题,而对于网络上的打字,老师相对会慢很多,所以相对也会回的简单很多。您的第一个问题不仅是非间接,而且还是不足量,因为在没有适当的力的作用下,能谈上有多少病毒通过酒杯边缘进入您的身体。我们不是看血液本身的问题,主要看的是其所含病毒载量。第三个压力作用仅仅是单纯力量,只有这种来回的摩擦反复才是造成直接交换的必须力。血液交换这个问题这里两句话很难解释清楚,您可以想想那么多血一次性的接触能完全进入您的伤口么?第五个还是归结为没有足量,因为这个是不可能产生足量的。三甲至少在三代,6周够了。第七个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您自己怎么坚持,脱恐的唯一方式就是持续长期的进行正向引导。第八个几乎没有假阴,除非窗口期不够。第九个主要是通过持续的治疗可以有效的加强行为意识的控制,否则用您每天自己的要求逐步转化习惯也是可以的,只是会稍微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