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张老师,我是有的时候会来看看您的在线答复。我曾经是一名恐友,但是说实话,我对老师您的答复一直不怎么满意。每次看完您给大家的答复,反而更加没法平复自己的心态。为什么呢?

张老师您几乎在每一句话都用了表示可能的副词。比如“是一个很难以感染的途径”,“不应该去担心”,“难以构成感染”。我觉得这些话其实给人的感觉都是模棱两可的。我现在也知道,只要带套没有破,那就是100%的安全;接吻、手淫,都是100%的安全,没有任何一丁点的问题。我希望老师能每次都给恐友一个明确的、坚定的答复,而不是每次都是“很难”,“不应该”这样的话。作为恐友,听到“很难”这种词,他们肯定会觉得还是有1%的可能性自己会感染,而这样他们会更加加重自己的恐惧。所以,我想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零风险,那么请让恐友们清楚地知道:“你这样的行为没有任何危险的可能”。

还有想给网站一个建议。现在每天都有这么多恐友来问重复的问题,我觉得这样让张老师的时间非常浪费。完全可以整理一些之前的问题,在大家新发留言前就去主动地、甚至被动的先阅读。大家太懒了,有点小事就来问张老师,真的,浪费老师的时间。

所以我还建议,能不能以后问问题收费,就算收取20人民币问一次问题也可以。这样会驱使大家先去好好看之前的留言,而不是一来到网站就直接留言问问题。


留言时间:2014-02-11     留言人:drewrichard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首先谢谢您的建议,大家的建议老师都会认真听取,但是首先老师告诉您的是,作为曾经的恐友,那建议尽量远离这一个圈子,如果还在里面停留,谁也无法保证可能受到的负向引导导致可能的复恐,对于老师的这种回答,也希望您能理解,毕竟这算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所以作为医疗系统的人员,老师在一些话语上还是得遵循相关的模式。当然也有选择和老师直接通电话的,老师一般都会在电话里面给大家在此方面的叙述方式说的很明白和清楚,如果您有机会对疾控和卫生系统了解的话,您能明白国家相关的这些“潜规则”,是的,您对恐友的建议老师认为也同样很中肯,不过大部分恐友们几乎是不会听您的,中国的民众没有明确的信仰,也较为的自私,所以对于别人是没几个人关心或者重视的,所以非得让老师重复回答,才觉得那样是有必要或者是更为的合适。其实这样的自私就是主观,这样只会拖累自己的恢复,为什么中国恐友恢复不易,环境和固有的思维决定了基础,当然还有中国人本身对心理干预和针对性治疗不了解不认同,对自己是心理的一些问题不认同,或者觉得心理问题一两天就好了,也造成了很多的恢复漏洞。


回复时间:2014-02-13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