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疑病干预>> 狂犬干预>>95%狂犬病死亡病例在亚非洲 患病不只被狗咬

95%狂犬病死亡病例在亚非洲 患病不只被狗咬

作者:张省     来源:央视新闻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06日    点击数:

题记:很多来到恐艾干预心理网学习的恐友,不仅仅是恐艾,老师通过临床案例的统计,发现有90%以上的恐友存在着恐惧转移和泛化,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是,不仅对艾滋病恐惧,还对性病恐惧,对狂犬病恐惧,甚至还有少量的对其他微生物或者稀有病毒的恐惧。大量的恐友变得在生活中小心翼翼,变得有点过度的洁癖,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进行限制,反而形成了强迫性概念,其实有部分恐友一直热衷于洗手就来自于以通过方式消除对病菌的恐惧,而另外一部分恐友,觉得自己掌握了知识,就反复的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且不考虑主客观分离。原本的想法是想通过越分析越得到安全信号,哪知道一个惯性思维过度,变成了越分析越是把自己陷入一种矛盾焦虑之中,越焦虑反而促使了自己更多的一种思考和穷究追理,这就形成了强迫思维的概念,相对于来说强迫思维的危险性和预后性是大于强迫行为的,所以我们一般采用最开始的暴露重构认知进行前期的处理。但是有少量的恐友总觉得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事实上我们认为,一点也没有掌握,知识不是说您知道就行了,还需要理解和领悟,变成一旦有负向意识就能用正向的进行抵销,顺带的顺其自然,可是很多恐友总希望在短时期内获得一个较大的改变,正如人成长需要到11岁左右进入青春期一样,对于人的量变到质变,到所谓的知识变得合乎稳定的条件下,那也有一个不短的周期,而在这个周期里面,我们认为需要不断的树立正念思想,结合实践判断到一个度的位置,这才是我们所认为在前期对恐惧症的一个较为合理的改变方式。对于恐艾干预或者恐狂干预,认真的掌握最基本最精纯的知识是恢复的第一步,当然如果曾经乱搜过乱看过,得把自己以前的错误的思维和知识给去除掉,以下引用央视新闻,中国疾控中心对狂犬病的科学解释,以弥补恐艾干预心理网在狂犬病知识方向不足的空缺。

 

2014年9月28日是第8个世界狂犬病日,主题是“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但是,只要理性认识、科学对待,这种可怕疾病就是100%可预防的。

 

可怕的狂犬病

 

  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人,或舔了人的粘膜及破损皮肤都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传播(后者为一种保守说法姿态,主要是猫咬狗咬,抓伤是一种理论罕见案例)。人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为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目前,对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狂犬病离我们并不远

 

  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儿童是受危害最大的人群。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到2020年消除人间狂犬病。

  印度和我国的狂犬病报告发病数居全球前两位。1950年至2008年,我国共报告狂犬病死亡数119983人。近年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以上。从人群分布上看,可概括为“三多”: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我国疫情持续高发的原因

 

  首先,传染源数量庞大。我国饲养的犬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且散养非常普遍,农村90%至95%都是散养,极易发生动物间传播及动物致伤情况。

  其次,犬猫免疫率低,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仅为10%至20%,猫则几乎没有进行过免疫,形成不了免疫屏障。

  此外,部分人群暴露后不能进行处置或处置不规范。原因有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贫困偏远山区处置门诊少而远,得到处置的可及性差,还有就是处置费用高。Ⅲ度暴露者完成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约需1500元。对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哪些动物可传播狂犬病病毒?

 

  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猫科、鼬科、浣熊科、啮齿类、翼手类动物以及某些家畜。在亚洲、非洲,犬和猫是最为常见的传播动物。全球90%以上病例是由感染病毒的狗引起的。

  乌龟和蛇等冷血动物不传播狂犬病病毒。未见鸡和鸟传播狂犬病病毒的报道。被鸟类或鸡咬伤或抓伤后不需狂犬病暴露处置(不用去打狂犬病疫苗),但要进行伤口处置。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久?

 

  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长可达数月,但也可短为数天。潜伏期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伤口严重程度及距头面部远近、感染病毒数量和病毒毒力等。

  从我国病例来看,大多数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某些被狗咬伤后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发病的说法缺乏确切依据,可能是由于病例仅对很久以前的明显受伤有印象,而对近期的实际上导致感染的细微伤口未引起重视,且病人发病后精神失常,家属提供的信息有偏差。

 


怎样辨别感染狂犬病的动物?

 

  病兽早期表现是性情明显改变,如忧虑或害怕,并有神经过敏。有的表现对主人异常友好,摇尾乞怜,但在轻微刺激下也会咬人,主动攻击生人;有的离群独处,对主人变得无感情;有的出现怪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头等。

  染病动物过了发病早期就进入兴奋期,表现为坐立不安,跑来跑去,咬叫无常,不能辨认生人熟人而出现攻击人的疯狂状态。随后病兽耷拉着尾巴,张着嘴流口水,吞咽困难,摇摇晃晃。进入晚期后,很快发生呼吸困难,全身衰竭死亡。

 

怎样保护自己、避免被传染?

 

  为自己的宠物接种疫苗。在户外时拴好宠物,限制其与野生或流浪动物接触,避免误食不安全的食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尽量避免和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它们显得沉郁或出现反常行为时。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接近拴着的狗和栅栏后面的狗,不要快速靠近狗。如果遇到狗追赶,最好不要突然转身跑开,不要直接瞪视狗的眼睛。静止不动或放缓动作可以减少被狗攻击的可能。

 

不是只有被“疯狗”咬伤才会得狂犬病

 

  大多数人认为狂犬病只会通过“疯狗”咬伤传播,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少量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狗在尚未出现异常表现时唾液中就已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因此,被看似正常的狗咬伤后也须注射疫苗。

 

吃了可疑病死(疯)狗的肉会不会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储存在犬的唾液中,易于被热灭活,100℃加热2分钟后就会完全死亡,暴露在恐艾中很快死亡,因此食用烹调过的犬肉不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虽然没有实际案例,单从理论上说,人在宰杀和剥犬皮的过程中,伤口或粘膜可能被犬的体液污染。以及饮用患病动物的乳汁而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被狂犬病病人咬伤是否危险?

 

  狂犬病病人唾液中含有大量狂犬病病毒,咬伤人之后可以导致狂犬病的传播,因此被狂犬病人咬伤后应参照被狂犬咬伤的暴露处置规定进行预防处置。

  人与狂犬病人进行普通的接触,如日常陪护、喂饭、握手等一般不会传播狂犬病,但接触后应彻底洗手。

 

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被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无论是否打过疫苗,一定要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紧急求医,接受疫苗注射。注射后,可以用“十日观察法”来观察伤人的动物,如果十日之后伤人的动物依旧健康,受伤者就不用继续打疫苗了。

 

(这个数据有一些出入参考上方的一般在半个月到三个月未发病就可以排除,如果是家畜咬伤,十日动物未发病死亡就可证明没事。该图片提供的1年内发病95%以上有些保守)

 

 

预防狂犬病,需要大规模捕杀犬只吗?

 

  由于对狂犬病的恐惧,每年有几百万犬只被不必要地杀害,但扑杀过后,其他地区的犬只会迁移至此,而失去爱犬的家庭通常会再饲养新的犬只,狂犬病则会继续蔓延。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研究证明,为犬只接种狂犬疫苗是唯一可持续的人性化的防控方法。只要确保对某地区70%以上的犬只进行疫苗接种,狂犬病就不会在犬只之间传播,一段时间后就会彻底消除。

 

 

传播预防知识,科学改变偏见,各位恐友也可以身体力行,不当伪专家,不以讹传讹,不道听途说,为真正消灭狂犬病尽一份力!

 

 

 

预约张老师或中心其他医生进行脱恐指导请“点这里

 

单位: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中国目前唯一一个针对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恐艾症)进行恐艾干预恐艾援助的社会团体

口号:打造艾滋病科学防治官网/建设专业艾滋病论坛/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促使恐友脱恐吧

服务对象:对艾滋病初期症状/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图片/艾滋病检测存在误区的性病艾滋病恐惧症患者

官网概述:成都恐艾干预心理网官网分恐艾干预恐艾援助板块及恐艾吧在线答疑板块,恐艾干预笔记和音频,实地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图片,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上艾滋病专家针对艾滋病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和防艾心得是成都市恐艾干预心理网的核心资料体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关于狂犬病的一些误传和十日观察法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