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加防艾志愿者的艾滋病防治硬核知识,提高心理干预服务能力技巧。5月23日-31日,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在四川省财政艾滋病社会组织动员项目的支持下,举办了关注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及艾滋病防治公益培训系列活动,分别邀请了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直属单位工作委员会科技四支部主任,四川省科协技管会心理咨询专委会吴万方教授,成都大中院校专家团队性心理教育专家余春老师,成都市疾控中心刘芳老师为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从事青少年性心理工作和艾滋病恐惧症心理干预志愿者作了内部专题培训。
谈到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和艾滋病防治,七十余岁的吴万方教授分享了自己五十余年的医护和心理干预工作经验。她说以前在青少年面前谈性心理性教育,家长们是一万个不同意,生怕谈了过多的性让自家孩子心理不正常,现在看来,扭扭捏捏,避而不谈或者拐弯抹角的去暗示,反而才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导致他们认为谈性是一种禁忌,产生了对性的错误认识。
以前,人们不仅“谈性色变”,还“谈艾色变”,很多心理工作从业者由于对艾滋病不了解,害怕艾滋病,并不愿意为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援助,以至于很多艾滋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救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的进步,艾滋病已经变成了一个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社会大众对艾滋病问题态度也逐步在变化,医院拒诊越来越少,愿意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服务的友善心理咨询师越来越多。链接了更多的资源,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
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张珂博士以中心所关注的受性心理问题困惑和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群体为对象,探讨了关于性和艾滋病的关系,性压抑产生的艾滋病恐惧心理问题或其他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很多青少年人群对性的理解偏差产生了性压抑,又因网络看到目前艾滋病感染率的95%以上是性传播感染,强行将性和艾滋病进行了捆绑,对性和性的衍生词产生了恐惧和排斥,以至于并没有高危行为却产生了艾滋病恐惧症。张博士通过分析恐艾症的多种类型和干预条件为志愿者讲授了性压抑、恐艾和强迫之间的关系。
性心理专家余春老师讲课的内容是如何降低父母对孩子性心理发展的焦虑,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对性方面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探索,容易引发家长们的焦虑。很多家长都表示不知道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向自己的孩子表达性方面的知识灌输和艾滋病防治。余春老师则是强调对于孩子的性教育不应该从青春期才开始,应该从三四岁就应该逐步让孩子懂得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男孩子和女孩子身体会有差别差距,哪些部位是敏感私处,不能轻易的让别人进行触碰,继而形成界限感。对性问题不应该是逃避,隐而不谈,更应该科学直白的传递性知识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减少他们对性的好奇心,稳固健康的性心理。
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的“关注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及艾滋病防治公益培训系列活动”不仅在线下开展,还分为“线下+线上”模式进行。5月30日晚,邀请了成都市疾控中心刘芳老师在线为四川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组织的小伙伴们进行了一场“如何在艾滋病防治宣传过程中和目标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心理技巧使用”,以促进日常工作的高效开展。
10余名志愿者认真聆听,现场学习氛围浓厚。通过两天的培训增进了志愿者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的认识,深入了解了当前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的关切重点,艾滋病与性心理的关系,艾滋病恐惧症的成因和干预技巧,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综合服务艾滋恐惧特定人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