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我是在去年以及年初时在咱们机构平台上向您咨询脱恐的一名重度恐艾患者。当时咨询时我只是描述了自己的行为以及检测结果,但没有说出自己的大致情况。后来我一直在想,这或许是我一直断断续续脱恐以及复恐的原由所在。请让我在这里将我的情况简要向您说明一下:我在去年的4月份其实是有过两次DT行为的,分别在4.3与4.4这两天(均XJ)。后在4.7日那天第一次认识有恐艾症这种情况存在,以及自己的冲动所造成的后果。此后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恐艾。后来在当地的疾控中心医生的劝导下第一恐艾消失了(当时我是在第7周时脱恐的。为了防止此后自己哪一天也有再次复恐的可能,我对当时的情况进了录音。并且听从了当时两位医生的建议,可以在第三个月【确切的时间点时第13周】时再次复检,结果是阴。以求一个彻底安心。)2.第二次的冲动行为其实是和我家里人的矛盾有关,但事后我也后悔了。毕竟再怎么不满父母的行为,但身体和未来也是自己的,我不该如此草率。3.但一想到自己有过一次恐艾的经验,那么我再次按照上一次脱恐的经验来不就行了吗?但事实却是我实在是低估了自己的强迫症行为...各种强迫思考对应的可能性都在我的脑海中轮番上演...4.这一次恐艾以及检测经历分别为DTXJ、WTKJ,对方XJ,因为恐T破而恐艾,但事实上是否有套破却无法确认。第七周时在疾控进行了检测(并不清楚当时的实验室使用的是第几代,但结果为阴),同时也在疾控抽血的第二天在当地一所三甲医院进行四代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阴)。后来在第15周时,在我家这里的县级医院做了一次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老师,我会再次复恐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在想第一次脱恐时两次检测均用四代,所以思想上对于第四代过于执着。但在这一次时却是7周用四代,15周用胶体金法,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其结果是否能保证连贯性?说得直白点就是,我在担心会不会出现“第一次用什么技术检测,那么第二次复检就必须用同一种检测方法,若是第二次与第一次的检测技术不相同,就算都是阴,其结果也不具备说明性”的情况?还有就是,我在查阅第四代检测技术的一些内容时,出现了一个疑问:在超过四代4周窗口期后,进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时,其浓度变化会不会导致在某个时间段内两者均无法检查到标志物而出现结果为阴的情况?毕竟抗原抗体的变化是此消彼长的,那么在某个时间段内会不会出现抗原刚好消失,而抗体还没到能检测的的极限。我也就是在担心在第7周时进行的四代检测是否属于有效的?老师您好,我是在去年以及年初时在咱们机构平台上向您咨询脱恐的一名重度恐艾患者。当时咨询时我只是描述了自己的行为以及检测结果,但没有说出自己的大致情况。后来我一直在想,这或许是我一直断断续续脱恐以及复恐的原由所在。请让我在这里将我的情况简要向您说明一下:我在去年的4月份其实是有过两次DT行为的,分别在4.3与4.4这两天(均XJ)。后在4.7日那天第一次认识有恐艾症这种情况存在,以及自己的冲动所造成的后果。此后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恐艾。后来在当地的疾控中心医生的劝导下第一恐艾消失了(当时我是在第7周时脱恐的。为了防止此后自己哪一天也有再次复恐的可能,我对当时的情况进了录音。并且听从了当时两位医生的建议,可以在第三个月【确切的时间点时第13周】时再次复检,结果是阴。以求一个彻底安心。)2.第二次的冲动行为其实是和我家里人的矛盾有关,但事后我也后悔了。毕竟再怎么不满父母的行为,但身体和未来也是自己的,我不该如此草率。3.但一想到自己有过一次恐艾的经验,那么我再次按照上一次脱恐的经验来不就行了吗?但事实却是我实在是低估了自己的强迫症行为...各种强迫思考对应的可能性都在我的脑海中轮番上演...4.这一次恐艾以及检测经历分别为DTXJ、WTKJ,对方XJ,因为恐T破而恐艾,但事实上是否有套破却无法确认。第七周时在疾控进行了检测(并不清楚当时的实验室使用的是第几代,但结果为阴),同时也在疾控抽血的第二天在当地一所三甲医院进行四代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阴)。后来在第15周时,在我家这里的县级医院做了一次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老师,我会再次复恐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我在想第一次脱恐时两次检测均用四代,所以思想上对于第四代过于执着。但在这一次时却是7周用四代,15周用胶体金法,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其结果是否能保证连贯性?说得直白点就是,我在担心会不会出现“第一次用什么技术检测,那么第二次复检就必须用同一种检测方法,若是第二次与第一次的检测技术不相同,就算都是阴,其结果也不具备说明性”的情况?还有就是,我在查阅第四代检测技术的一些内容时,出现了一个疑问:在超过四代4周窗口期后,进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时,其浓度变化会不会导致在某个时间段内两者均无法检查到标志物而出现结果为阴的情况?毕竟抗原抗体的变化是此消彼长的,那么在某个时间段内会不会出现抗原刚好消失,而抗体还没到能检测的的极限。我也就是在担心在第7周时进行的四代检测是否属于有效的?
首先祝各位恐友2024年新年快乐,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不再原地踏步,而是有所进步,越来越好。您好,不太清楚是哪位专家通过评估手段给了您是一位重度恐艾恐友,还是您自己给自己的评估,恐友理应站在一个客观角度上去减少自己在脱恐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张老师建议您可以学其他一些恐友,找一位可以长期联系,彼此熟悉了解的医生老师,您了解他所有的基本信息,他也能掌握您的情况,建立稳定的咨询关系,他对您的用心负责,以及他多年的干预经验是您脱恐的基本条件。您在在线答疑区也留过几次言,应该明白张老师在这里只能根据您描述的简单情况给您一些简要的回应,心理问题通过简单的回应或肯定,并不能完全消除曾经的创伤性经历,但是确定的回复可以缓解痛苦和不安,所以很多老师和恐友没有经验,都会认为这是脱恐,其实这只是回避行为,真正彻底的脱恐有一个评估过程,有一个逐步暴露的实施阶段,像张老师自己的恐友都得花几个月时间去逐步的分析到了哪一步,表现什么状态,遇到一些刺激点,自我的对应反应等等。按照您的描述,后来又有复高。您说的很正确,也许我们第二次复高的行为不是高危行为,但是以前没有脱恐,又有过往痛苦的体验,就像压力,多次压力的叠加导致人承受的难受痛苦比第一次要高,有一点心理先觉意识的人,这个时候开始介入恐艾心理干预,也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效果,重在持续干预。张老师自己的恐友在没有进行系统预约前,很多一开始也是靠自己的感觉,对脱恐的方向不太明确,走了很多弯路,但后来尝试使用病理和心理共同结合的方式,就发觉自己原来用的那一套可能太落伍,或真不科学了。您描述的关于是否还感染的问题,我们觉得这个没有担心的必要,行为本来也不属于严格意义的高危行为,只是因为网络上实在找不到最科学的持续脱恐方法,大家都在按照自己认为的脱恐想法在走,最后弄成了空中楼阁模型,这不是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您去您们当地找一个既懂艾滋,又懂心理的医生最好。祝您越来越好。另外好像您的留言留了二次,重复内容将不再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