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老师,我的情况是商业行为,酒后乙方叫了一名技师提供口交,推油,打飞机的服务,没有带套,酒醒以后十分慌乱,在知乎上找了一个评价挺好的答主进行咨询,和答主加了微信,文字交流,我给他说了我的行为,他听了以后保证我绝对不会感染梅毒和艾滋病,我心里非常高兴,觉得快脱恐了。睡了一觉醒来,我转念一想,网上认识的,也不知道他是谁,万一他故意安慰我怎么办,我怎么能找到人呢。我就开始问他凭什么能给我保证呢,他说他是一名医生,肯定能保证我没事,后来他给我发了语音,我听着总觉得对方年纪不大,有点怀疑他的身份,我说既然是医生,那就麻烦医生说下姓名,在哪家医院上班,有空去拜访一下,他便开始绕话题了,还说不相信他,为什么找他咨询,我说我对网上也不熟,看到他的文章觉得有些道理,就来问问。我请他和我微信视频一下,他死活都不敢,还威胁我,我又不是吓大的,让我对他的怀疑越来越深,我也不想把事情越闹越大,那点钱就当喂狗吧。后来我在网上又反反复复问了几个人,都说我没事,因为有在知乎上被安慰保证的经历,结果发现是故意安慰我,我现在对别人给我保证没有啥信心。还请老师你们不要给我保证,直接告诉我,我的行为有没有可能感染梅毒和艾滋病,几周可以排除梅毒和艾滋病,我事先打电话问过四川疾控,他们说你们是专门做恐艾的,我就放心了。
您好,张老师看了您的行为,您的行为属于边缘行为,目前没有报道过有明确因为边缘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案例,只有高危合并边缘行为,我们一般认为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由高危情况引起。张老师没有获取到您更多的信息,比如您自己本身对商业行为的看法,您的描述中使用的是酒后发生了边缘行为,酒醒十分慌乱,我们其实可以从这一块上去挖掘一下您本身心理对艾滋病的一种态度和观念,这些信息被了解以后,我们就能还原您的恐艾模型,对应的更好是为什么发生边缘行为,别人不担心,您却非常害怕。能够感觉到您的安全感不强,您花了大量的文字来描述您在网络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加重了您的恐慌情绪,让您的安全感变得更不强。其实我们每个人对网络抱着多重情绪,一方面希望保护自己隐私,在别人不知道您是谁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脱恐,一方面您又希望从网络中找到您需要的安全感,这两者可能有一定的冲突,所以网络有它的便捷之处,也有它的弱势。对于咨询目标,主要看您需要什么,您需要一位权威的专家,您就直接去找权威专家,如果您觉得网络不可信,您可以去线下医院里面诊,对您可能比较好。的确现在网络上鱼龙混杂,有专业的医生和老师提供服务,还有恐友和感染者了解艾滋病也会提供服务,不太了解您是否觉得对方对您不够真诚,这样有可能会破坏您们良好的关系,所以我们机构现在给恐友们建议,需要选择我们机构的老师,是必须先在师资板块上了解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经验特点特长,了解以后进行交流,事半功倍。中心这么多年,不会安慰任何人,我们只会根据您提供的消息给您进行反馈,有风险我们会建议检测,没风险我们就会直接告知。平时我们和国家省市疾控都有一些交流合作,彼此认识了很多年,他们知道我们做什么的,但是这对您没有什么用,只有您自己对我们越了解越熟悉,我们给与您的帮助才会更大,建议先在中心多自学,祝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