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好啊,我已经脱恐有两个月了,咱们的六群我没有退,这里有很多帮助过我的人,我非常的感激,所以我想留下来,帮助大家,帮助新来的人脱恐,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想让我活的更有意义,更有目的(这就是我的本心),目前我在q群里面的等级已经60多级了,我也很高兴能遇到这些可爱的人,也很高兴能遇到您。但是呢在帮助过程中他们的负能量会对我有一定反噬,这个您肯定会遇到,也肯定比我们这些自愿志愿的人遇到的多得多,像潘业这种专业的专家都天天被网上各种恐友咨询的哀嚎不以,请问您累吗,平时是怎么放松的呢,面对这些压力,负能量,您是怎么做到化解这些继续向前,而不陷在这里面的呢。求解!感谢您!我想继续发挥我微薄的力量帮助大家!
张老师:您好,很感谢您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够真诚的去帮助他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人愿意帮助他人,是希望获得回报,也有人是希望获得认可和尊重,但是从一开始帮助他人,您一定要想好您需要的是什么,千万不要忘了初心,产生落差感。就像如果以利益为主,每次回复都只回答一句没问题,然后别人多问两句就让别人付费,但恐友在双方彼此不了解的情况下,要形成付费有点难,如果对付费有期待,但是别人并没有支付,形成了落差,人的心就会越来越不平衡,就会去对比,很容易丧失继续帮助他人的动力。所以您必须要从一开始明白您帮助他人到底最终为了啥,不然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交流,情绪是特别容易被点燃,造成自我心理伤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噬。而什么是反噬的本质呢,其实是投射性认同,简单回复两句可能对人心理伤害不大,但是如果要和恐友深度沟通详细回复一些,这时候自然会带入一些体验产生投射。所以像您所说的专家,要么是他们咨询的人数特别特别多,要么是咨询的内容特别深,只要他们和恐友有深度交流沟通的话,没有谁能够避免反噬,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张老师也会累啊,但是张老师还是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点,就像现在回复您的问题,为什么总想多回复一些,是希望在我们留言区多写一点,其他恐友恰好看到了这里,就多一分理解和帮助。劳累是短时的,但是我们中心的网站能够持续帮助到有缘前来学习的恐友,张老师也会觉得很开心。像我们平时如何消除自己收到的负能量呢,除了运动锻炼修整,还有就是会进行老师们的同辈督导,还会去做一些心理干预和督导,来消除我们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