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先向您承认错误,再问您之前我没忍住查了一下共用针头的事,就是去个人诊所怕共用了针头。因为我没看到过程,只看到大夫没扔针头(可能)。因为您提到回抽问题,如果我没查我真的安心了,对不起浪费了您的时间,有个人说不知道是谁,说是这种注射会有一些回抽,具体我也不懂。我知道我不该瞎看,我也非常非常的信任您,可是看见了对于我这种强迫就是不安心,可是有您在我就担心,每次不安就像您说的。我背后有一座坚实的靠山!谢谢您! 还有就是今天一家子出去吃自助餐,有那种用水杯一推就出饮料的那种饮料机,您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吧? 我们一家子都用了,完事我又害怕了,我怕推子上有唾液,我感觉(肯定会有),我倒是无所谓了,孩子媳妇都用了,到时候真有风险我也说不清了,我怕有血液或者有人恶意传播,毕竟是共用的东西。老是这怎么办呢?您知道那种饮料机吧。一家子出去吃顿饭我么扫兴。可是控制不住。这风险大不大?老是谢谢您!希望您百忙之中回复我
张老师:您好,您不用道歉,咱们之间也没有咨访关系,不用觉得对不起老师哈,前期恐友们很难和自己的咨询老师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信任度不够,熟悉程度也不够,很多时候都是习惯于以自己的想法和念头进行,也就是说按照自己的经验来脱恐,相对比较主观,如果说像心理咨询那种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就会慢慢的提高认知,改变自己以前一些错误的习惯。其实我们不能说网络不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句话就是说网络上说什么都有,如果我们恐友没有内化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在网络上搜索很容易受影响,张老师不反对在网络上学习,但是恐友如果没能形成一套标准的模型,在网络上看到相对矛盾的东西,是很容易将恐艾心理变得更严重的,如果您有强迫,建议您是有必要在当地找一名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干预和治疗的,专业人士给您提供了方向,您得按照具体的方向一步一步走,还要一步一步反馈,进行调整,其实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恐艾心理干预,皆是逃不出这个框架,也希望那个您能够听得进去。也谢谢您对老师的信任,像张老师自己的恐友和老师打电话视频,都是在不断地相互熟悉中产生了更多信任,您担心的情况的确还是基于对一些基础的知识不懂,建议您可以多在中心学习归纳,它不符合疾病的传播途径,唾液的病载量很低,是达不到感染的标准,您因为没有基础支撑,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分析对抗,这个不科学。控制不住源自于我们的心理防御模式,和成长史有关系,如果不考虑心理,只是单纯考虑病理感染风险,我们觉得您没必要纠结和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