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正文内容
         

老师,您好,真不好意思一直麻烦您。经过这段恐艾历程,这几天我做了些反思,终于找到了我恐艾的根本点,由于怀疑从艾滋病筛选室出来后不可避免的会把艾滋病毒带回家中。其实归根到底我担心的就是艾滋病毒会不会以复制繁殖的方式而增多并一直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并污染越来越多的物品。害怕摸完这些东西后揉眼睛。或者再经过手造成很多物品的连锁污染。尤其敏感的就是怕艾滋病毒假如沾到了内衣裤、衣兜、腰带、钱包、钥匙、衣柜、抽屉、鞋袜等环境或物品会不会繁殖复制一直存在下去。因为自己的思想中总是感觉这些环境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些密闭的,特别是腰带抽屉衣兜鞋底,总感觉它们似乎与空气隔离。从而更有利于病毒生存繁殖。比如现在每当穿衣服上厕所接触腰带时,心里总感到麻麻的。所以我想请老师科学地分析下,也可以保守的设想下:外界中是否存在一些容易被人忽视但可以让离体艾滋病毒复制和繁殖的有利环境呢?可以设想相对来说比较适宜病毒在体外生存繁殖的条件。再次谢谢老师了!  


留言时间:2013-01-06     留言人:whhp99
         
管理员回复:
回复内容:

张老师:您好,艾滋病毒必须需要培养基环境,因为相对活性较弱的它需要更好的适宜场所,就相当于一个出生身体较弱的婴儿,肯定需要更好的呵护才能活得健康。艾滋病也正是如此,所以说,他必须满足营养的供给,温度,湿度和非自然条件的空气中。而您只是想到了可能存在着没有空气,但是温度,湿度和其营养物质的攻取能够满足。换一句话说,您一直给婴儿喂奶,但是将他放在零下的温度中,他还能健康么。基于这个道理,希望您合理的认识相关的原则原理。如果还实在无法理解,请选择预约咨询吧,基本上一次的咨询就能让您掌握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加油!


回复时间:2013-01-07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