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您好!经过了几次的干预咨询,我感觉碰到事情的时候,心理还是很矛盾,我在想,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他很抗拒的原因,所以一直没法完全脱恐。
比如昨晚我给小孩洗澡,家人不清楚情况,把我们要换的内衣和携带者的早晨用过的洗脸毛巾放在一起了。洗完澡后,我给小孩穿上了那个放在一起的内衣,可是过了大约一个小时的矛盾和纠结,我还是很怕,怕我们的内衣上会沾染上携带者洗脸毛巾上的病毒,所以还是把内衣全部换了一遍。
我也在想,携带者的毛巾是早晨洗脸的,到晚上应该干了,如果有病毒应该也快干了,而且病毒离开了携带者这个活体,不能在毛巾上生存多久的,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毛巾上的病毒应该快失去活性了。然后我们的内衣和他的毛巾放在一起,假设我们的内衣上沾染了病毒,穿在身上,我们的身上又正好有伤口,这种概率也是很低的,是这样分析的吗?谢谢!
张老师:您好,小张,老师能理解您这种行为,这就是现在更多的是一个时间的积累,您自己说的很对,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您对艾滋病排斥,所以您在行为上总会存在着相当的障碍。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过度的思考,因为过度思考会让您的主观思维逐渐偏离了客观的轨道,而我们人的参考很多都是参考主观思维,而主观符合客观,我们的思维就是正确的。但是往往人喜欢自我经验,主观有悖于客观,以至于产生很多幻想。所以在最基本的问题上,我们更多的是认清楚主观客观的差距。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主客观区分和情绪平静的音频,更多的就是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分清楚主客观。而不是主观提供的感觉,自己就去情绪化。这样下去,很多人都无法冷静。您所担心的问题不是很低,那是根本没有,因为穿衣服这样或者沾染,是不会存在着摩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