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发言人:keungmang

你好老师,我之前询问过您了,是关于被动口交的问题,您说了没有风险,最近一直在乱想,如果小姐嘴里有溃疡或者牙龈露出这种情况,是不是也没有感染的可能性呢?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您好,这个问题刚才也有好几个恐友问了,老师也给与了一定的回复,但是您永远也要记住,脱恐,特别是恐艾症的脱恐,您去反复论证一些医学常识那个不是方法,甚至是错误的。一旦添加了假如或者如果这些词语,对人的影响就是非常大了。所以如果您还没有理解到脱恐的真谛,您可以选择去向医生反复论证,但是这个可能面对您的心理强迫进一步加剧的风险。我们常说恐艾症脱恐的一半能效来自于您们自己,原因是什么,就是您自己的选择,接受度和意识。我们在此只是想告诉您没有相关案例的感染情况,但是这样和使您能够脱恐,那并不是同一种方法。

回复时间:2018-08-24

发言人:秘密

谢谢张老师的一番教诲,原本我是想在脱恐后就准备不再关注恐艾了。但总想着自己在恐艾期间在网上学了不少艾滋病知识点,能够帮助到一部分恐友,让自己开心挺好的,同时也对自己完全脱恐有帮助。另外总觉得内心还是不太安宁,对艾滋病有隐隐担心,继续留下来当志愿者,也可以看看最新的消息,心里踏实一点点。有时间,安慰下恐友,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说实话,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一个电工,今年20岁,文化程度不高,人长得也不帅,连女朋友都找不到,嫌我工资低,不愿和我交往。在网上当志愿者,他们都感谢我尊敬我,叫我大神和专家,这是我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有时间遇到一些有钱的恐友,还会给我塞五十一百两百的红包,贴补下家用。我很想成为专业的志愿者,但又没方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觉得自己心里没底气,现在网上的恐友也越来越不信任我们了,有时候花了半小时安慰人,也不会说一句感谢的话,拍拍屁股就问其他志愿者去了,我自己感觉到很受伤。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您好,您的心态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其实您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医学的精神,特别是要成体系的具备一个医学或者心理学的经验丰富的人,他真的需要很多年的专业修行。就算到现在,我们中心在国内已经算是最知名的艾滋病恐惧症干预机构,有记录的脱恐人数也是最多的,研究恐艾症也差不多十年了,可能书籍要准备要出版了。但都到了现在,我们觉得我们自己也还有很多需要修行的地方呢。中国现在价值观有点扭曲,很多恐友在网络上看了几天一周后,就自然成长成了一个专家,我们觉得这个的确有点不妥,任何急功近利的思维都将被认为并不科学。因为这个社会也具备很多社会问题,所以您的选择,包括很多网络上志愿者的选择也无可厚非。当然不是说其他原因,我们机构包括国家肯定也会给广大志愿者开一扇门的,但是这个门槛肯定是有的,如果您觉得您能受到负能量侵蚀,愿意努力提高自己,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样的可以立足于这一行。但是大家都很明白,恐友们生性多疑,矛盾,敏感,如果说对方都不知道您的真实身份和背景,其实对方的心理预期已经大打折扣了,在他们心目中,您们也就能陪其聊天解乏,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恐友不听话,因为恐友自己也觉得您无法给他一个权威的力量。毕竟网络上自学的知识点基本有80%都是不正确的。您们的付出很值得肯定,但是帮助人是很愉快的,如果把这种帮助当成一种目的,或许心理就会有落差感,觉得难受的。如果您觉得自己想要成长,告诉您一句话,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这个主要指的是系统学习哈,不要寄希望于网络,有时间争取把学历也提升一下,上天会眷顾有准备的人的。

回复时间:2018-08-27

发言人:想要脱恐的人

张老师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的每一次耐心的帮我脱恐,让我内心恐艾的压力一次次减小。现在是基本脱恐,真的非常感谢你,真心地说声谢谢。按照我预约你,在电话里面给我的建议,我自我分析了一下,我觉得对于我来说窗口期六周就行了。我就只检测了两次,最后一次是45天hiv抽血检测的结果是阴,感谢你给我讲了很多脱恐的方法和修行的秘诀,在这里除了你以外我还要向贵中心其他老师说声谢谢,在我对你们不了解,怀疑质疑过你们的时候,你们并没有回避和生气,反而给我讲解了怎么可以更好的查询你们的资质,去了解老师们的信息,去信任你们。能够脱恐我觉得和信任是分不开的,感谢你们帮助素未谋面的我,有机会到成都我会去感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会吸取教训,洁身自好。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您好,很高兴我们机构能够帮助到您,作为首个开展艾滋病恐惧症干预培训的机构,作为首个承接国家性病艾滋病恐惧症项目研究的机构,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一个针对艾滋病恐惧症进行系统评估和干预的组织,成立十年来我们已经在工作中利用经验帮助了很多恐友脱恐。很高兴在电话一对一的过程中给与了您帮助,一个小时时间还是能说不少东西了,也能够将很多疑问解除。对于恐友,大部分来自于不真实的网络,安全感极差,因为争论的医学论点很多,恐友几乎都有强迫倾向,证明和反证明影响了很多恐友。所以您要去怀疑,这个也不是您的过错,毕竟您也不是我们四川的恐友,对我们的了解很多也仅限于网络。是的,您说的很好,吸取教训,洁身自好,以后也不要再在恐艾圈子里面呆着了,无论是什么心态和看法都不要呆,虽然人很多,但是这里面几乎都充斥了大量的负能量。老师是看到很多意气风发的医生在做恐艾都被恐友折磨的心理出了很多问题,何况更严重的恐艾症患者那更是充满了大量负能量。意识到或许很多都晚了,一旦觉得自己舒服或者有脱恐的理由了,那就好好离开吧。未曾谋面能够有幸沟通是您和咱们机构的缘分,所以在一对一沟通的时候我们都会尽我们所能的去帮助您,再次祝您越来越好,加油。

回复时间:2018-08-27

发言人:夜半不怕鬼

我恐死了,不敢去医院,想用艾滋病试纸自测一下。又怕网上是艾滋病感染者在卖试纸,在里面投毒导致感染,也不敢买。我相信你们,但你们又不卖试纸,我该怎么去脱恐啊,十分迷茫。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您好,您和很多恐友担心的不一样,很多人是担心网络试纸由于运输环境,以及来源渠道和自我操作不规范等等产生的假阳假阴结果而不敢使用试纸,您这个可能是存在恐艾症心理障碍了。是有听说过艾滋病感染者也有售卖试纸和卖阻断药的,但是卖不卖试纸和其是否感染的因素没有关系,就像很多职业艾滋病感染者也没有说被禁止,而且试纸这个进行艾滋病毒投毒,这个您或许想多了。卖试纸如果利润比超过了100%,那就属于商业行为了,而且目前差不多卖试纸也都达到这个标准,我们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提供的是帮大家彻底脱恐的干预服务,尽管我们的确有试纸渠道,但是我们不对外销售试纸,这个还请见谅。建议您可以选择跨市跨省等方式采用医院面诊检测的方式,这样才算是相对形成您需要的安全信号。

回复时间:2018-08-27

发言人:迷失方向的我

张老师,我是担心医院的挂号机屏幕上有各种病毒沾到我的手指上,我再去医生检查生殖器的时候又用手指翻包皮和触摸龟头后被感染梅毒尖锐湿疣和艾滋病,这种间接接触的概率高吗会被传染吗我需要检测吗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您这个担心的过余了哈,而且这个问题好像在哪里见过呢,是每周一下午五点在官方群里答疑,您有提过类似的问题么。因为您的担心会成为其他人的担心,包括医生,首先这种多重间接不用担心,而且病毒或者病原体要感染,都需要通过您破损的地方,单纯这样的行为,我们认为您并不用去担心哈。

回复时间:2018-08-27

问题补充:

张老师抱歉还是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医院机械设备上操作的时候手指没有感觉触摸到明显分泌物,操作完手指又触摸生殖器龟头,因为龟头属于黏膜类又有点担心病毒有穿透力,很是纠结担心,我的担心纠结是没有必要的吧老师

时间:2018-08-21
发言人:wuyuzekong1988

张医生好,本人曾有过恐艾经历,后来生活中处处小心却一发不可收拾,我没有高危行为,只是公司的同事有个男同,就坐在我对面的办公位,工作原因我们还得经常一起出差住一个标间一起吃饭之类的,因之前恐艾的经历,了解到男同是艾滋的高发群体,一直担心发生血液接触什么的,有一段时间他身上莫名起了很多很痒的皮疹,然后过段时间又发烧拉肚子了,当时很可怕的联想到艾滋病了,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我已不敢也不想在辞职了,生活的压力以及上一次离职也是因为公司领导是个男同辞职的,可能很多人会骂我,说我歧视,神经病之类的,我都接受!可是我真的好怕,感觉每天上班都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悸,胸闷,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求老师开导,我究竟该怎么办,自恐过之后已经不敢再高危了,可依旧每天活在恐惧中,望点拨。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如果您已经发觉影响到生活和工作,那就建议不要再去了解艾滋病知识了,这样会让您的恐艾症越来越严重,恐艾症脱恐的体系中,知识存储是一个变量,大家可能也发觉,感觉很多恐友自己在专业研究上都已经很精深了,虽然不系统,甚至有很多错误,但是在网络上当个志愿者也像模像样。但是实际上通过评估,他内心的恐艾症依旧是存在着的,甚至有严重化的趋势。选择合理的方法是脱恐的根本,而且真正脱恐的方法和大家在网络上主流认为的并不太一样,和我们人自己主观认为的也是不太一样的。就像您这个,老师理解您自己的感受,包括您的痛苦和敏感,但是您这个不是说歧视,而是您的心理出现了变化,这些才是我们平时对我们一对一干预的恐友常常进行的评估,这点是整个脱恐过程,方法使用变换的重要参考标准。是的,恐艾有警示性,有逃避回避行为,如果在没有时间选择其他的恐艾干预方式前,一般自助脱恐就是选择我们官网的恐艾干预笔记以及恐之明灯,进行综合性的阅读,并且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加油。

回复时间:2018-08-21

发言人:marsgothb

张老师,您好。几天前通过张医生在线与您交流过,我的情况是副高恐互打飞机,您给了我一些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我正在积极调整,增加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前面咨询里说过,这次副高是和一个男生互打飞机,对方也很恐艾,我们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过程中没有射精,没有伤口,没有KJ,更没有GJ,只是担心对方少许前列腺液通过对方手间接接触造成感染。其实事前我明白要避免高危,所以避免了很多危险接触,没想到的是事后几天还是很后怕,果然,有的时候自己也不一定是最了解自己心理的人,被某些东西给蒙蔽了。关于打飞机,线下线上也咨询了几个医生,同时也学习了你们网站上不少的知识,意思都是说不用检测,我也不想再去承受那种检查之苦,我其实现在没有特别恐,想不再去想这件事。但是我清楚自己,肯定要去检测一次才会罢休。所以,想咨询一下张医生您,对于我这样的边缘行为和恐艾心理,心理恢复最好的检测策略,是6周之后去医院检测一下梅艾,还是直接3个月最长窗口期过了之后去无偿献血一下,因为这样我觉得对自己心理可能有个缓冲,谢谢您!(上次的边缘行为我一共去医院检测了10次,一直到3个月才肯罢休,所以我清楚对于我这个性格,迟早要检测一次)。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在咱们在线留言上,因为问题较多,老师一般都是抽时间按照顺序回复,不一定会具体到每一个人。是的,心理方法因为每一个恐友的成长史,受教育水平以及性格不一样是有所差别的,而且您的行为是复高。这个就像很多恐友,包括部分志愿者,自己觉得自己对艾滋病了解很多,有的就跑去带套发生非伴侣关系和边缘行为,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心理接受不了这样的折腾。如果您觉得您知识不足,建议您最好只选择一个医生去问,大于两名医生探讨艾滋病,对脱恐是一种抑制,没有任何帮助。就像艾滋病在空气中存活时间,什么秒死的,什么存活几周的,这些都在极限化了。至于您是否检测,这个由您自己的选择。至于献血,如果带有其他的目的,可能对心理也是影响。我们平时在一对一给恐友进行干预过程中,基于都是需要对他有更多了解后才会针对性的使用方法,毕竟心理学很严谨,而且心理学属于理科,他是需要有很多基础数据信息支持,才能产生效果的东西,所以很多恐友觉得在网上找人安慰一下那就是心理。那只能说是一种支持的力量促使自己产生了一部分的动力,和我们使用心理干预那不是一样。所以也希望您自己对比恐艾干预笔记和恐之明灯的相关内容,集合自己对自己的理解来,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8-08-20

问题补充:

想咨询的就是,我这样是否需要检测,时间上怎么样安排检测来脱恐,谢谢!

时间:2018-08-23
发言人:62620977m

1,我是男性,阴茎上有个伤口,被动口交,进行时我明显感觉到疼痛,但没流血,请问这样我是否有感染的风险? 2,第二个问题我是帮我一个女性朋友顺便问一下您,因为我有和她介绍过您。她是主动给男人口交,嘴里有个小口腔溃疡,但不严重,对方也没在她嘴里射精,但有少量前列腺液流到她嘴里,请问她是否有感染的可能? 感谢您了,两个问题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各位恐友不好意思,因为最近艾滋病防治及培训工作相对较重,老师上网的时间不多,所以在线回复问题有一些滞后,还请理解和见谅。如果您是男性,主要的行为就是被动口交,单纯被动口交要达到一个感染标准,对方的体液病毒载量得比较高,一般是以血液为主,一般口交进行过程中,以唾液为主,单纯的唾液导致感染这个不太可能。对于第二个问题,建议她本人寻求她自己信任的老师去咨询,这是我们中心发现的非常有规律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建议代替他人问问题。您对我们机构的信任和了解,不代表对方,所以这样的代替提问不科学,建议她自己提问。而且作为您,不应该和朋友探讨恐艾的问题,看似是相互扶持,其实相互有羁绊,这也是我们在进行艾滋病恐惧症一对一干预过程中发现的大量案例影响。毕竟我们机构是全国最早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成体系研究艾滋病恐惧症,并且为艾滋病恐惧症做脱恐干预指导的机构,也将一些小小经验分享给您。单纯主动口交的话,我们称之为接受方,一般接受方(被插入方)都需要去检测艾滋病。虽然说按照您的描述风险并不大。

回复时间:2018-08-20

发言人:langwei880

老师,不好意思,又来了,那天被狗舔了几下脚,脚又有脚气,感觉有伤口,就怕感染狂犬病,本来就有点恐。就强迫自己去打疫苗,为此还和老婆吵了一架,老婆说根本没必要,说我心理有问题。然后我晚上去打的,急诊室当时有外伤我看到医生很忙,而且都不太愿意给我打,最后一个护士不耐烦的给我打完了,全程我不是很注意她有没有换针,其实还是比较注意的,感觉是换了针的,但是忍不住暗示自己要往那方面想。我就来查看,然后看您原来的留言说针头其实传染几率很小,后来又看网上说柬埔寨一个因为共用打针,导致几百人感染艾滋病的,乱想一通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不知道怎么办了,其实我内心也是觉得这些都不会感染,可是就要去想。想得到那针头确实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肯定答案。我接下来的四针都不敢去打了……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没事的,老师在工作间隙能够回复的问题都会回复,只是原来差不多48小时内回复,现在因为工作加重,除了做项目,科研,还经常被省市疾控邀请过去给医务工作者做培训,工作量太繁重了,可能回复速率会更加慢。您这个的确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是您本来是想通过打针的方式获得安全信号,然而结果呢,吓得更多问题了。这个就像本来在网上找人聊天希望对方多给自己安全信号,可是一问对方是谁,是不是医生,有没有相关防艾系统的背景,对方支支吾吾,结果又被吓到了,觉得对方不专业。这不本来就是矛盾的么,所以受到艾滋病恐惧刺激的恐友在检测,在医生那里已经得到了改善,也就不建议在反复停留在了网络上,最终导致自己变得更加的痛苦和矛盾。

回复时间:2018-08-19

发言人:秘密

张老师你好,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每天面对着这么多的问题和负能量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以前因为高危行为恐艾过,后来脱恐就在网上当志愿者,觉得自己在恐艾期间看了很多艾滋病知识,有信心帮助他人。可是很多恐友安慰他两句,他们还是一天到晚问同样的问题,拿我们的话当耳边风。感觉当志愿者没什么前途,真的有点心力交瘁,有点快坚持不下去了。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作为任何志愿者,咱们中心都是持支持和尊重的态度,其实最近前来沟通的志愿者很多,他们对自己在恐艾圈的未来表示悲观,这也足以看得出整个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圈子,极其复杂,而且人心涣散,恐友的情绪总体波动较大。网络上不缺乏人力资源,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其实志愿者这个说法不正确,可能叫义工可能更适合的吧,义工就是义务提供帮助的,带有很大的慈善性质。而志愿者是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机构组织做管理,并且无论是通过国家层面还是自主层面,都有一定的报酬,只是这样的报酬远远低于商业行为而已。而非我们传统意识上的志愿者都理应必须被要求无条件无偿的服务,志愿者就是陪聊的。但是在恐艾圈,这样的意识层面形成了很久,这一方面抑制了恐友真正脱恐,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深深伤害了真正想帮助恐友的志愿者。志愿者因为门槛低,包括现在都是自己在网上看了几篇帖子,就可以自封志愿者。甚至还有今天恐得厉害就是恐友,明天好一点了就是志愿者,后天又开始恐慌又变成了恐友,所以很多恐友从内心中都只会认为志愿者没有专业技能,仅仅是陪聊的,这个意识错了,动机目标错了,那么也就会造成很多志愿者做工作事倍功半,这也是老师觉得大家当志愿者不容易的一点。还有志愿者大部分就像您一样,恐友出身对这个圈子有依赖感,因为大家都很明白,如果不是对应的专业背景,没有谁想一直呆在恐艾圈子里面,负能量大,很多医生都有阻抗并且躲避不及,何况其他人呢。大部分的知识层面都来自于网络搜索,但是网络上搜索出来的好点的是论文,不好的就是各种道听途说的信息,而且一些错误的信息被人总结归纳就成为了一套专业的知识体系,这个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老师觉得志愿者因为活跃于恐艾圈,又有自我的经历,更应该实地或系统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获得相关稳定的知识体系,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做志愿者工作这样最好,否则恐艾症患者也会将信将疑。最后就是一个身份问题,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本来就很敏感和不信任,像咱们中心也算是还有小点名气吧,老师们都是真实身份和背景,都会有严重的恐友存在矛盾和怀疑。那么如果各位志愿者公开不了身份,仅仅以代号来帮扶恐友。恐友们还是在一定层面上只会把志愿者当成自己的一个陪护型的朋友,而不会将对方当成专业人员,毕竟相互的了解度不够,信任度也不够,那么自身的目标动力也就不一样了,也才会出现痛苦的时候找志愿者聊聊,感觉舒服点了,过几天又是同样状态和问题来找志愿者,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找志愿者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脱恐,而是消除自己一个人的寂寞和孤独,目标不同,自然表现也就不同。可是志愿者却希望自己身体力行的进行专业干预,以图让恐友脱恐,这个两人之间的目标都不一样,关系都不稳定,谈何容易呢,这样客观说,志愿者的期望有落差感,没有得到自己付出的认可,谁又能觉得心理平衡呢。长久以往,正如您所说的心力交瘁,这个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老师特别能理解您,如果您愿意,可以来咱们机构群里尝试做一做,时机条件成熟,我们中心也会固定时间做培训,发证书,并且邀请专家来督导审核,这样会让大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当然如果您自己只是因为有罪恶感,留在恐艾圈为了消除自己的一些罪恶感,并且进一步获得知识增加自己的安全信号,那么在您觉得比较心累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圈子,都是可以的。毕竟世界这么大,证明自己的方法也越来也多,无论在哪里,也祝您越来越好,加油吧,祝福您。

回复时间:2018-08-21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