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您好!我又来了,我还是害怕伤口,今天下午我在工作当中收拾东西,不小心摸了一下刀刃,那个小刀是我们厂里买的环甲膜切开器里赠送的小刀,看起来不是灭菌的东西因为只在一个塑料袋中而且塑料袋还坏了,我的食指肚上划了一个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的一个道,像是割破了角质层,没有流血,比头发丝还细的伤口,我害怕那个刀上有病毒会传染疾病。,而且还有我上次和同事修打印机划伤手指害怕他和我是一个地方划伤的六个月检测后没问题,可是还是害怕什么特殊体质,脑子里总是想自己是不是特殊的是不是极少数的那种人,这个打印机划伤手指还没有脱恐今天又被刀划了一个道道虽然没有流血但是破皮了也不深我还是害怕我不想在检测了,张老师您开导开导我吧!我不想满脑子都是hiv
张老师:您好,老师在张医生在线应该给了很多恐友明确的建议,如果恐艾程度不严重,通过恐艾干预中心的自学,是能够达到很高的一个水平,甚至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但是如果真的恐得比较严重,不建议在咱们中心这里拖时间,会把简单的应激性反应,拖成了慢性神经综合征,那样治疗起来真的就很费事。本来可以在前期花个3-5次就可以弄好的,非得在后面拖成了必须去医院住院了。这种我们也不是特别推荐的哈,特别是对于恐日常行为恐得超过了三个月,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建议寻求实地的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的帮助。对于这个不是您是特殊体质,而是因为您自我的主观逻辑等相关问题,将自己和世界隔离开了,而且是隔离成了错误的对立。就是我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总会遇到别人遇不到的危险,我是罪恶的,我有愧疚感,等等。其实都是因为没有基本的心理学意识开始将主客观混乱了,其实这个形成了太多的问题,所以希望恐友们在这个问题上,好好的改善自己。就像您,您这个也是一样。如果开导您能够帮助您脱恐,那您早就脱了,可是事实上在这个公益板块您留了多少言,通过评估您脱了么。没有,只是在拖延自己,因为不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恐艾,一味的分析艾滋病风险,并不是恐友脱恐的核心方法。所以老师现在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写东西和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恐友身上,一步一步直观的去教都很难,不容易,何况在这里靠的还是很简单的之言片语的文字去交流呢。祝您越来越好吧,加油,希望您是认真参考了老师的建议,也许老师觉得有的恐友去参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回复时间:2018-01-13张医生您好,您说过,少量血液,与水混合,HIV病毒几乎立刻死亡。 这个少量,得多少,才算少呢? 假设,一滴血,与1毫升水混合,这样的情况上,Hiv病毒也会失去传染性么?如要换成海洛因的水溶液呢?是不是也一样,没有传染性了呢?
张老师:您好,这个没有明确的数据,应该是考虑具体的浓度吧,病毒主要还是以人体体液混合的方式进行传播,如果在体外进行混合,且暴露在空气中,我们认为这个很难。您这个描述有点像吸食毒品的共用方式,不过毒品的稀释是采用血液,而非单纯的纯净水。不太清楚您想问这个问题的动机,建议结合您想问的主要问题提出来或许这样会更好一点。
回复时间:2018-01-13尊敬的张老师,您好!不好意思又来打扰您。您之前给我已经进行了详细解答,我知道我不会感染,就在您给我解答的期间,我进行了检测。我的情况是口腔内左侧下排最后一颗牙齿旁边出现了一个破皮处,之前是一个血泡,但我把它咬破了,所以形成了一个半个小拇指指甲大小的破皮处,过了将近20个小时后,我醉酒和一名KTV陪酒女进行了舌吻,每次5秒左右,次数有点多,对方有没有口腔内出血我记不清楚了。我在第15天的时候进行了HIV-1病毒载量(RT-PCR)检测,结果40,参考范围也是40,当时检测医师说我这种是没有检测到病毒。后面我又在第29天的时候进行了抗HIV+P24(化学发光法)(HIV-Ab+P24)检测,结果是0.06,参考区间是0—1。请问我能排除感染HIV的可能性吗?我还需要在六周(42天)复查一次吗?谢谢张老师解答!
张老师:您好,其实老师自己也很清楚,虽然老师自己也是很认真负责的回答每一位恐友的留言,但是在这里的有效性远远低于老师自己做一对一干预的效率。毕竟恐艾干预促使脱恐不是说是一个人的事情,这个需要有带入,是两个人共同配合来完成的。因为张医生在线回复,老师对您们的背景和信息了解不多,您们也不一定了解熟悉老师的风格,这里没办法达成一个同盟关系,所以说,您明知道自己不会感染,可是还是按照您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一些选择,结果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心理学有一个词语叫做歇斯底里,我们总是希望按照我们的既定经验去走出来。可是您也需要反思一下,您所谓的这种经验方向那真的就是一个最客观最专业的方向么,或者说已经明确没问题了就可以脱恐么。包括您还想着去检测,不都是您自己给自己假设的方向么。所以,可以告诉您,您没问题了。但是您真想脱恐的话,真的是一步一步将恐艾脱恐三个步骤一个一个的走完,咱们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上有相关的知识点,您可以对应看看,您这个已经没问题了,需要好好改善您的心理标准吧。加油。
回复时间:2018-01-13行为:主动口交、对方未射。检测:89天金标,阴;3个月酶联,阴;4个月金标,阴。都是在三甲医院做的检测。之前与老师有过交流,感觉那一次后身体就像排出了一口毒血一般,变得舒畅了许多,睡眠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感谢张老师。之前向您咨询的那一次,纠结点在于总是担心自己4个月阴,之后还会不会转阳的问题,问国家有没有这样的数据。上次您从心理学角度指出了我思维出发点的错误,我觉得收益最大的一句话就是:“没必要与其他人相比,应该与您自己的行为相比”。的确,不用与别人相比,也不用与别人的数据相比,首先自己的行为决定了难以感染,所以这也一方面解释了满4个月还检测不出,这是理所因当(所以检测到了这个时候也该放下了不是嘛)。但是有时候还会不禁想到另一方面,会不会我是那种“所谓的”5个月、6个月转阳的特例(其实国家到底有没有证实那些人,我也不知道,想来问老师)。我也非常赞同老师您说过的另外一句话,我之所以4个月阴,还会担心之后还转阳,根本上是源于自己内心的焦虑焦躁和强迫导致的。健康心态的人可能检测2次就完全当这事儿过去了。的确自己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素质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可能还需要您来再一次干预疏导一下。我现在处于脱恐的边缘,发现还剩余少量的毒渣在体内。还有一点疑问的就是您之前回复所说的2句话:第一句:检测到三个月不用担心转的问题,三个月是最保守的窗口期,国家免疫印迹法也是用三个月做窗口期。第二句:客观的说,国家实验室的数据拿出来会把人吓到。那么,如果真的有正常人4个月检测是阴,然后5个月6个月阳的(排除那些复高、假阳,自己都不知道性生活时间,服了阻断药、先天免疫缺陷那种),国家怎么还能这么坚定的认为“三个月”就是相当保守的窗口期呢?是不是那些数据要么无从考证真实性,要么在正常体质人身上难以发生才敢这么说??我知道这样的想法有点荒诞,三个月可以说已经是全地球官方公布的窗口期中最长的时间了,但是张老师您之前又说过国家实验室真实数据可能把人吓到,这个不禁让我对这里面的数据有点纠结,感觉这一点是我脱恐后期的一个瓶颈,那些转阳的会不会也是主动口交的....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内心对国家实验室的那些数据的焦虑,您说是不是。上一次张老师您从我自己内心的角度帮我分析了这个问题。这次希望您从全局的实际角度帮我分析一下,从实验室数据看,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我有没有必要担心。敞开心扉与您交流我自己的内心想法期待您给出的指导。 我会积极的学习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争取早日脱恐,谢谢老师!
张老师:您好,国家和国家实验室所拿到的都是全国各地的样本案例,进行分析统计。国家都是建议三个月检测了就不用再检测了,所以我们一般认为保守三个月也就行了,所以您在刚开始还提出四个月转的,这个没什么必要了。是的,因为统计的案例中,就像有一部分恐友喜欢演戏装演员一样,我们还会有数据的分析等等。绝大部分在四到六周都足以检测,所以您去纠结其他一些,更加说明您的问题在于您的心理。因为进行数据录入有很多数据,需要筛选,不一定一拿上来的都是最客观的,所以换成普通人去看,也是一个道理啊。或许您在这个问题上理解偏激了,而且这个更加印证了您思维中的强迫性。建议您在您们当地找一位相对专业点的心理医生,好好从心理方面入手,进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如果您一直按照您目前自己给自己制定的方法这样来对抗,老师觉得这个的确不科学。人不能太活在了自己的思维里,特别是把主观认为那就是客观,导致了很多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老师没办法给您做评估,因为那个需要了解您的很多信息,也需要很多时间,唯一能够告诉您的就是您在这里留言对您的帮助,真不如您下去找您们当地的心理医生,对症治疗,等到有所好转再进行暴露来看,或许您能发觉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加油吧。
回复时间:2018-01-15张老师,我2年半前做过牙科手术,当时是全身麻醉,是为了弄掉牙龈里面多余的一颗牙齿,请问这个会影响窗口期吗??谢谢老师!
时间:2018-01-14装上安全套时尚未完全勃起。完全勃起之后,会有几厘米的阴茎是裹不上的,阴茎没有感觉有明显伤口,龟头肯定是包住的。还有什么样的伤口有影响呢?
张老师:您好,这个不是您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这个包含了其他更多人也存在的问题,就是安全套主要是包裹受力的前段。对于后端要产生相关挤压并非那么容易,不是主着力点,而且后端主要是皮肤包裹,相对更难以破损。所以不建议再反复纠结后端,只要是全程没有脱套破套,这个问题都不应该成为纠结和担心的理由的。
回复时间:2018-01-11老师我在前面留言看了回答,还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请教老师。我长期没有女朋友,自己手淫和成人用品都有也在使用,但越来越没有什么用处。看了您的关于打飞机推油的一些解答,也明白这是边缘行为不太会得艾滋,老师请教您单纯就打飞机推油来说我要怎么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我不会和小姐发生无套或者有套性交口交之类的行为。知道去找小姐打飞机不好,可单纯用飞机杯没有兴趣了,我始终在外地工作,也是2、3年没有交女朋友,我该怎么办才好。
张老师:您好,如果您觉得使用成人用品或者打飞机不适应,您可以正当的去谈一个相对信任的女朋友。本来就恐艾,甚至觉得小姐和艾滋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后还要去玩小姐,这个怎么能很好的调整心态呢。建议一方面通过修身养性,一方面建议买高级一点的性用品吧,那种几元钱较为低劣的性用品不一定能够满足人的一些需求。或者您也可以在当地谈一个合适的女友,最主要的是彼此信任和爱护。毕竟感情不是儿戏,而您这样矛盾下去也有可能引起其他的一些心理问题,希望您客观的去分析理解,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8-01-11张老师您好。前几天在家看到我的邻居一个大叔,他家里养的一只公鸡死了,不知道是生病死的,还是别人打死的,大叔不舍得扔掉,就杀来吃了。我很担心,如果这只鸡是因为禽流感死的,或者是艾滋病死的,人杀这鸡来吃,会不会被感染禽流感或艾滋病呢?生病死的鸡,怎么能还杀来吃了呢?很替这位邻居大叔一家担心呀。万一感染艾滋病、禽流感,那么就大亏了!麻烦老师解惑了,谢谢!
张老师:您好,给您明确一下,鸡,单纯指的动物这个鸡的属性,不属于和人类一样的基因,不会有可能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以从科学上说您这个没有可能因为吃鸡感染艾滋病毒。建议您去医院心理卫生科做一个心理倾向的筛查或许会更好一点点。
回复时间:2018-01-10张老师,你好,之前在qq咨询过你,我是恐恶意报复的,尤其是护士,总感觉打屁股针的时候有机会注射。做完人流的第13天差6个小时,也就是12天半多,在京东买了试纸,自测阴,可是看到都说2周才能测,难道我测的早了30个小时左右没有排除的百分比吗?一点参考意义都没有吗??第二个问题,那个护士的微信我有,我时时刻刻关注过她,看到她微信10月份献过血,也不知道真的假的,现在她是一个离异的女人,在微信做微商。您感觉她会恶意报复吗?她老公找了第三者。之前抑郁了半年过。
张老师:您好,老师不大记得QQ上咨询的恐友哈,因为现在工作忙,主要就周一下午在官方QQ群答疑使用,平时其他工作人员也会登录收发文件。对于恐惧恶意报复的,首先您得有一整套的论证性,而且恶意为什么针对于您,您这个不是恐艾,是心理其他恐惧的转移。就像突然让您自己不恐艾了,您能做到么,老师相信有点难,因为您总还是在验证到底怎么会让自己更开心。老师从您的描述上没有发现她侵害您的动机,建议您在心理卫生中心做对应的心理测评,或许对您现在是最好的,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8-01-09你好张老师,我是一个老恐友,恐了两年没有脱恐。前几天咨询了潘业,潘业说绝对百分百排除,很开心,准备要脱恐了。可是今天下午在你们群看到一位叫一定阴的恐友贴出了两张潘业在2015年的回复截图吓死我了。潘业在2015年说艾滋病窗口期需要八周才能排除,可是现在他说两周就完全排除了。潘业在2015年说艾滋病可以穿透安全套进行传播,带套也不是完全安全的,可是现在他说只要套不破成呼啦圈,破套也绝对不会感染艾滋病。才1年时间,说法口径变化太大了。让我有点怀疑他,我又感觉到恐艾的痛苦了,求求你告诉我现在该怎么办。
张老师:您好,在我们机构留言不要去评价医院的医生,如果觉得对方服务不满意,或者让您觉得很不舒服,您可以去联系对方工作单位的院办等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解释其他医生的说法。至于潘业医生他怎么回答,那是他自己的选择。另外我们官方QQ群不像官方网站,可以进行实名认证,所以QQ群里面,经常会有一群未知途径过来的人,或装专家,或一唱一和,或者主动添加群内恐友为好友。毕竟艾滋病基础知识点也就那么多,自学一周都可以当专家,所以希望恐友们在网络上看到的言论一定要谨慎。就像网络上传了很多曹奶奶的话语,其实很多都并非曹奶奶亲口说的,仅仅是被代表了。所以恐友们要想真正在网络上脱恐,结果收获的都是各种矛盾暗示,那怎么容易脱恐呢。还是那句话,如果相信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在线下去联系您所信任的人就行了,有什么当面问清楚,不建议一会看这个觉得很害怕,一会看那个又觉得很害怕,希望您能客观的提升提高自己吧,加油。
回复时间:2018-01-15还有人说有团队利用恐友喜欢被肯定,拿潘业在炒作。我不管他是不是炒作,你能告诉我他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吗?
时间:2018-01-09您好,看了干预中心新一年工作展望 ,其中有一项工作计划,就是整理艾滋病毒相关数据,给广大恐友使用。 我有个小小的请求,张老师,能不能找一下,病毒在离开人体后,没有人工干预条件,在密闭空间中的存活时间数据 ? 就比如说,在注射器中的存活时间。在空气中,很就就死,这个毫无疑问,但是密闭空气中,肯定不是马上就死的。 这个可能需要搜集很多数据,国内的肯定不够。或者说,没有现成的数据,从病毒的生存原理上来分析,有没有可能分析出这个时间。(广大恐友,比如我,是没有这个知识储备基础来分析的。) 虽然说,脱恐不能光靠数据 ,但是如果有这个数据 ,还是能帮助一部分人缓解很多焦虑的,比如提建议的我。 有时候,焦虑的缓解,就是个好的开头。 谢谢张医生
张老师:您好,相关的数据很多,而且有一些并不系统,有的重点板块,数据很多,研究者众多,而有的因为属于小众,也的确没有太好的研究方式,所以没有具体的数据。其实作为您需要知道病毒的存活时间,这个研究的不多,而且在不同环境中病毒存活能力差距很大,还有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也只有大概值。老师很清楚恐友的意思,就是觉得病毒死完了就不会感染了,老师觉得这个是大家的一个很大的误区。作为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脱恐,不是说病毒死亡与否来判断,而是需要综合的判断,恐友需要的是这个,也是希望作为恐友需要脱恐,不是钻牛角尖。您说的很对,病毒在体外不可能说一下子秒死,但是怎么来确定病毒模型重新感染人,这个是一个综合性的分析,而不是单靠一个数据就直接给予肯定和否定,也许这个说法您不一定能清楚,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基于综合性的数据和经验给予建议。相信现在网上很多大家认为知名的专家也是类似的说法。当然我们认为一些比较适合于恐友的数据,我们都会在国家法律要求内的给予恐友。但是还是那句话,恐友脱恐靠艾滋病知识,其所占的能效最高也就20%,和真正脱恐所要求的100%差距很远。这句话,相信预约恐友应该能够听得懂。因为艾滋病脱恐不仅需要的是知识,知识系统只是第一步。当然您提的这些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且收集好,到时能够给予的都会进行一定的公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回复时间: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