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有一段时间没有咨询你了,本以为自己在慢慢变好,今天在麦德龙买冰柜里的肉时,脚踝被地上的横杠蹭上了,当时疼了一下,后来走路那儿就一直不舒服。麦德龙里面外国人特别多,我查资料说他们入境是不查艾滋的。于是我现在又很难受。我告诉自己没事,为防止胡思乱想,大概过去半个小时,我又跑到那个地方,蹲下来带手套拿着纸巾擦,结果擦出几滴粉红色的痕迹,像被稀释后的血迹,但我有点混乱是不是我手套在别的地方摸到的,还是栏杆本身的。 我尝试用您电话教给我的知识分析 我伤口有3厘米红痕,大概3小时后回家擦酒精不疼,但确实受伤了,走路不舒服,而且我毕竟看到了栏杆上血迹,还能用纸擦出来,说明是新鲜的,这地方是个拐弯口,我也不知道间隔多长时间,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 张老师,像这种间隔很短的扎破皮肤的伤口需要检测吗 有没有案例?新鲜血液在很短时间造成伤口,现在能说服我自己的只有足量原则了,可是足量又没有具体的指标。
张老师:您好,您应该是老师的预约恐友吧,也不知道您是提供贫困证明的恐友,还是其他的恐友,但是只要是在电话里面有过细致沟通交流,就希望您将老师所告诉您的作为判断。我们对于恐友的变好,有一个标准,如果您和老师咨询过好几次的话,老师可能会在条件成熟的,第三次咨询或者第四次咨询里面告诉您一个,自我心理防御意识,或者自我心理免疫能力的东西,是这个东西决定了您是否可以靠自己慢慢变好,而不是说单纯和老师沟通了一次,意识没有提高,仅仅靠着惯性越来越好。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比如说做一个艾滋病检测,舒服了好一阵子,但是这种舒服能一辈子都这样么,可能有点难。比如说在网上找一个志愿者安慰,甚至说找一个真正的医生沟通,也会在明白知识那一刹那觉得舒服愉悦,但是这种愉悦又能保持多久呢。所以无论是您,还是其他恐友,都得明白作为一个恐友,科学的成长史,或者叫科学的持续脱恐史, 是需要靠不断的持续刺激促使成长的。其实就您这个问题,我们也客观的看了一下。是的,外国人进入中国是不检测艾滋病的,但是至于他们是不是艾滋病感染者,与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您感染艾滋病没有关系,红痕和伤口啊哈似乎有差别。这种单纯扎破是很多恐友一再在担心的,但是事实上我们认为这个并不是什么高危行为,希望您自己合理一点点。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实则上就是您不应该就这个问题进行反复纠结和担心的,希望您客观点哈。
回复时间:2017-06-07张医生您好,疾控医生也告诉我没事了,可我还是不放心,莫名的恐惧感没有消失,每天都环绕着我,痛苦的时候,特别痛苦,快要崩溃了,没有人可以诉说,我的心里又萌生出三个月去检测的想法,我希望三个月检测后我能脱恐,我现在极度害怕,我快撑不下去了,张医生,求求您,救救我
张老师:您好,疾控医生是帮助大家评估风险,评估风险和让您脱不脱恐不是一回事,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不仅是恐友的苦恼,也是疾控医生的困扰。每天到晚疾控艾滋病科的电话响个不停,基本都是好几个恐友反复打反复问,总是想通过简单的电话了解下艾滋病就脱恐。真正的脱恐更多讲内在,而不是讲外在。就像上一个恐友在好大夫上找李在村老师咨询,咨询了几次没有脱恐,就说是李老师的问题,这个说法就不太负责了,把一切原因归为外归因是不合时宜的。老师能够理解您现在的感受,您目前能够找到的脱恐方法极其有限,甚至是不科学的,但是因为您的脱恐意识没有经过引导觉醒,只能靠最基础的反复检测艾滋病,试图脱恐,这本来就不是科学的。可以明确告诉您,我们是可以帮助您脱恐,但是您得要有对应的付出,以及接受我们给予方法,促使改变您自己的意识啊。我们中心每年脱恐的恐友不少,但是没有哪个是靠艾滋病检测彻底脱恐的。希望您能明白这一点,加油。
回复时间:2017-06-07在好大夫上找了很多医生,花了不少钱,我也没有脱恐啊。李在村说我没事,可是我就是脱不了啊。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啊,你们能不能帮下我。
张老师:您好,找了很多医生反而并不是最好的脱恐方法,因为按照规律来说,问的越多,基本是越矛盾,毕竟就算是全国知名专家,像李在村医生,吴焱医生他们这种,如果恐友们在网络上找不同的医生问,把自己问的自己认知都成为误区了,那样也真不是靠给医生打个电话,说两句就脱恐了。还有一部分恐友根本就不是艾滋病,也没有艾滋病感染风险暴露和概率,但是总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于艾滋病,反复去求教像李老师这种国家级的传染病专家。李老师主要擅长治疗艾滋病,不是说去治疗神经症引起的共病,希望恐友们要明白医生们的特长。不要一味说,医生我把我交给您了。如果一些认识模型不改变,就算问到曹奶奶身上去,也不好脱恐。现在还有一些恐友担心好大夫上的医生不真实,建议直接在有机会和医生面诊的时候具体问问吧,消除心中的疑惑。如果一直有这样的一些疑惑,反而对脱恐并不是好事。
回复时间:2017-06-09你好,不知道你们了解宁波疾控不,感觉他们回复问题非常简单,也非常不耐烦。和好大夫在线的医生回复有不少是不一样的,严重怀疑他们有没有认真回复我们的问题。
张老师:您好,宁波疾控和我们成都疾控一样,在全国都是非常知名的疾控中心。好像宁波疾控在线问答在网络上比较火。对于全国VCT,本来是用于真正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防范,不过现在大部分热线都被恐艾患者占领了,并且大部分恐友喜欢反复问,频率过度高,且没有矫正的趋势。无形之中给疾控工作带来了很多影响,老师个人觉得像成都疾控和宁波疾控态度在全国还是算很不错的了,但是不建议恐友期望自己通过简单的问答就获得质的改变,毕竟每天问疾控的恐友很多很多,所以能即时给回复已经很不错的了。老师没认真看过宁波疾控的回复,所以不太清楚您说的有多简单,不过医学没有100%,只是看作为恐友一方怎么看待。如果您们觉得问题回复不清楚或者简单,可以直接打电话过去进一步沟通,但是不建议每天反复高频率的打到疾控中心。至于好大夫上,有医生本人,也有学生或志愿者在回答问题吧。如果的确发现有非常明显的冲突,建议还是直接挂号面诊时沟通更好,毕竟有不少恐友总是担心电话对面的并不一定是医生本人,这反而会引起恐艾焦虑。
回复时间:2017-06-09张老师,发生高危行为以后多久去医院就诊可以防止被感染?
张老师:您好,这个要看您所说的高危是有多高危,比如说职业暴露,行为风险暴露等等。如果的确是有几率感染艾滋病的话,一般是建议24-48小时内进行艾滋病阻断,最迟不超过72小时,使用的都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这个药物,国家是严格管理的,网络上几乎买不到。切记不要在网络上购买不明来源的阻断药物,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服用这些反而会耽误正常的艾滋病阻断。
回复时间:2017-06-06张老师,手指有伤口,很害怕沾水,不敢洗衣服、洗手,就是怕水不干净,感染艾滋病,您说有这个必要担忧吗?到了伤口结痂了,依然担心沾水,依然担心日常手上结痂的地方接触到不干净的东西会被感染,这有必要吗?谢谢您!
张老师:您好,老师认真看了您的留言哈,您这个就算有伤口,那为什么不能沾水呢。您这个感觉和老师这里一个系统预约恐友挺像的,将狭义和广义的认知结构弄错了,她大概通过了三个月左右的干预强化改变了这样的错误。在这里老师告诉您,这个习惯可能是您自己在担心某些东西有意无意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不过这个的确并不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其实您想想您自己也知道这样要感染可能有点困难,就是感觉到自己控制不住,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这个是需要靠专业方法来矫正的。不过客观说一下,这个的确没有必要去担心的哈。
回复时间:2017-06-09张老师你好,谢谢你的回复,我还想问下,我上次是无套口交,戴套性交,我手上伤口是用刀子划的半公分长的小伤口,当时还有一点疼,只是没有流血,在取避孕套是抓到了避孕套外部。我还是有点不放心。身上有好多症状。所以再问问你!谢谢您
张老师:您好,其实对于一个问题看似是简单的一个问题,但是按照我们做恐艾干预来说,要想更好的帮助到我们自己的恐友,首先问题得需要具体化分析。就像您所说的无套口交带套性交行为,是以往很久的行为,这次行为导致了您的第一次恐艾,一直没有有效脱恐形成的心理应激反应。还是这个行为是您的新近行为,比如说是复高,导致的恐惧强化效应等等。不同的行为和背景,取决于我们进行的干预方向是不一样的。虽然说这里留言和回复都是在简单初略层面进行,也达不到恐艾一对一干预的那种标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恐友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这样才是一种科学的问法,否则这个和到处去打一个电话,问问有没有事是一个效果,那样的话,其实也没有必要等待自己被认证后,还要等待老师的回复,觉得这样挺浪费时间的。因为每一次问题都是按照每条进行解答,留言恐友太多,老师也不一定记住谁是谁,所以都是针对于具体一条的回复,所以建议留言精准到位,客观描述自己事实。并且我们这里不仅是进行艾滋病风险评估,还会尽可能给予一些脱恐的评估和建议。如果您是第一次行为的阴影,并不是复高,那么首先得明确这样的行为的确不合理,但是也不至于达到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抓取避孕套的外部,这个外部也仅仅是分泌物,暴露在空气中,综合来说,就生理问题来说并没有什么了。以这个作为您的思考方向,这样您才会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7-06-05张老师,您好,关于乳头有几个问题想问您,男性乳头这一块是属于皮肤的对吧,只要没破损hiv病毒是不能进入的对吧?还有就是乳汁是从乳头上的乳腺管流出来的,那hiv病毒会不会从乳头上的乳腺管进入人体啊?我的行为是按摩的时候被小姐舔了奶头,大概舔了半分钟,我担心唾液里的hiv病毒尽管很少,但会不会通过乳头上的乳腺管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啊?hiv病毒能不能通过舔乳头然后从乳腺管进入人体啊?
张老师:您好,关于乳头这一块,他和完整的皮肤还是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因为有腺体,但是有腺体不意味着他是破损的,其实无论是粘膜还是皮肤,也得看其是否存在着破损,才具备着感染的风险,艾滋病毒主要是通过破损进入到人体组织,至于按照说法就算有可能倒流,也不会因为这样的条件构成感染,这种进入人体和进入内循环不是回事,而且小姐舔您乳头一般都是唾液,这个病毒载量太少了,不会这样莫名的传播,希望您自己合理的分析看待哈。
回复时间:2017-06-05毛状白斑会在艾滋病潜伏期出现吗?如果出现,不吃药治疗的话,症状会一直存在还是有时候症状会有所缓解甚至消退?
张老师:您好,在艾滋病的潜伏期,并不是以前所说的完全无症状期,还是会出现很多症状的,只是这些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也包含舌头发白。如果不吃药治疗的话,一般不会主动的缓解和消退哈。但是如果您是恐友的话,那么不建议以这个作为参考,因为日常很多行为还有自身身体都可能导致毛状白斑,但是如果是艾滋病感染者的话,也不用在乎这点,积极按时吃药,随时查到自己的抗药性和CD4及病毒载量水平就行了。
回复时间:2017-06-05张老师你好,我是上海的小夏,预约过老师2次,我的情况是理发擦伤和健身房遇到变态,想用生殖器插我屁眼里,最后我去上海的中山医院检测 6周结果是阴性,老师,我想知道我这样的情况有必要在去检测1次吗,因为我发现老师在文章中提到 检测2次,2种检测法,唯阴性,就彻底排斥了,我这一次在三甲医院检测6周阴,可不可以安心过日子了,不用担心6周转的事情了?
张老师:您好,您可能预约的比较久了,老师对您的印象有点模糊了,实在不好意思。恐艾干预有这么一点不好,因为很多恐友的流程情况差不多,如果非系统预约恐友的话,不看以前的记录表可能就不容易记清楚,这也是为什么让预约恐友在干预两周内发邮件,提供强化干预的衍生服务。而如果过了两周,再发邮件帮助意义也不大就是这个意思了,但是您是很早以前预约的,在现在还在思考检测艾滋病的问题,老师觉得您有必要深层次的评估下心理和自我应激反应。而且不建议把对象搞错,作为艾滋病科的医生主要针对艾滋病风险进行评估,作为恐艾干预的医生主要是结合艾滋病风险反馈心理问题。如果有艾滋病感染风险就去找传染病医生,如果能够知道自己存在合并心理问题,就建议找恐艾干预的医生。这个希望您务必理解清楚。对于那个两次检测,仅仅针对于一些内心纠结的恐友,进行二次确认。所以一般都是说明心理素质不高的建议检测两次,至于您心理素质高不高,请您自己给自己评估。我们一般认为,一般六周后检测为阴性的结果都是可以被参考和证明的。
回复时间: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