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非常感谢您两次的回复,这次还要麻烦您,4周自测为阴性,基本脱了,但是皮下出血点持续好久了,而且近一周的时间,淋巴结有点肿大,口腔内舌头与牙龈链接部分用舌头能舔到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而且又长了两个小的这个部分,腮帮一侧淋巴疼有点。脖子从上个月开始就感觉不舒服持续到现在了。这个咋办啊张老师。
张老师:您好,艾滋病检检测可以给恐艾症患者在一定时间段给予相对安全信号,让大家觉得舒服,但是我们做艾滋病防控多年,接触了很多感染者和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也在做相关研究,得出结论是艾滋检测不是脱恐的方法和核心,只是其中一个在相对层面促进脱恐的方式,所以如果您说自测为阴性基本脱恐,那么也不会有余后的问题,这话或许按照科学方式是这样的,有了在医院疾控检测艾滋病的信号以后,我的不稳定状态得到了一定的抑制,痛苦体验感没有过去那么强烈了。这句话应该这么说。可是您在后面还是担心症状,纠结症状,我们认为这个不是一个好的暗示,建议将过往在网络上看到信息心理中毒通过自我调整去掉,第二改变对症状论和泛症状论的一些看法,第三建议有机会的话可以线下去联系一位专业的老师去进行深入学习,重新架构自我的认知体系,这个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如果继续滞留于网络,有意无意还是容易被网络信息误导产生矛盾冲突。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4老师您好,本来已经脱恐了我,但因为这疫情我又有点恐了,我是北京的,最近老看到好几个新闻都是,前几次新冠核酸阴性数次才呈阳性,就是因为发烧不退一直检测,可HIV没有症状啊,而且前几次新闻里的那个人新冠核酸阴性检测也是在我去检测HIV的那家三甲医院检测的,所以我有点担心那个医院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还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医院检测HIV阴性后三个月我又去参加献血活动,是合格,但当时人特别多,会不会条形码可能贴错呢,血液中心会不会检测时候把样品弄乱呢,毕竟那么多样品,发送短信结果时会不会把我的结果和别人的结果弄混发错人呢?
张老师:您好,恐艾干预中心有一套是否脱恐的评估系统,这个可能和网络上的脱恐有点不太一样,恐艾症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波动期,波动上行轨道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很舒服,就会误认为这个是脱恐了的表现,而且脱恐有几个非常核心的判断点,其中一个是受刺激程度与耐受性比,如果真正的脱恐,很多时候状态行为是不一样的,而且也不会因为刺激又陷入不稳定状态,甚至出现泛化的表现。综合来说,看您的描述,可能原来没有彻底脱恐,一些刺激将过往的一些心魔又重新召唤出来了,只是您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对抗中,目前意识占据上风,从而存在一定的自制力,但是这个不能确定一直是这样。简单给您说下吧,新冠病毒的病毒特性和艾滋病毒不一样,所以核酸检测的特性也是有差别,而且核酸试剂盒研发时间周期太短,很多还不及定标准,质量参差不齐,核酸准确率并不高,这个和艾滋病毒核酸还是有差别。至于后面条形码这个和您的情绪被激化有关,毕竟这个不是混合抽血,都是一个对应一个的,建议还是调整心态吧,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7医生,您好,我想咨询下,男男 kj 主动方 口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口腔内壁咬出两个小口子,最后没有tj,请问这样多少风险?对方之前用试纸检测过是阴性
张老师:您好,您的行为是男男主动口的,口腔内壁咬出的口子是当时口交的时候咬出,还是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咬出的呢,没有舔小J,这个不作为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步骤。一般来说,主动口交的感染率也是非常低,但是考虑到姜拥军等知名教授曾经在艾滋病学术大会明确表达了男男主动口交有相关的研究追踪感染案例,我们还是谨慎的建议男男有主动口交行为,最好在窗口期以后去进行艾滋病检测一下,这个可以视作一个既定的流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不过一般没有深喉和内射的话,我们觉得您真不用过余担心焦虑,何况对方还是很专业的进行了试纸自测,当然其所来源的试纸和储存都是科学可信的。只是不管是您还是他,已经有艾滋病高危防范意识,都有一种测试的先决意识,就不太清楚是否过往您有恐艾史,恐艾经历是目前让大家难以真正彻底脱恐的根本,如果在还没有彻底脱恐的基础上,我们是不建议大家再有一些过分的接触,这个一旦没控制好,容易泛化,所以我们还是建议无论男男,还是男女,最好都找固定的伴侣为最好,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3老师好,首先谢谢您和恐艾干预中心网站,我得到了您一些帮助学到了一些知识,六周差一天(41天)只化验抗体的酶联法能排除了吗,我朋友用我的健康证,非得让我去一起抽血,本来我就恐艾,就是抽血的针眼正在流血接触到了衣服,衣服在医院接触过公共物品,而且我用右手食指按了一会针眼,右手接触过医院公用签字笔和大厅的塑料门帘,就怕手上接触到病毒,针眼出血不是属于开放性伤口吗,这不是危险行为吗,个人生活非常单纯,我从来没有婚外性行为,性接触我不怕,我总感觉血液传播最直接最易感染,李在村网站网上有人跟李在村留言和我的情况差不多,李在村医生说针眼对外冒血,外边少量病毒不可能通过这么小的皮肤破损进入,而且量太少,不考虑风险。我总感觉微量病毒就会感染,因为我平时就体质差容易感冒。我总感觉病毒会通过针眼污染流出的血液,血液接触破损伤口进入毛细血管,总感觉这种情况比性接触还易感,实在不放心又化验了一次,不敢去县级医院了,因为抽血的人太多,六周化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他们是送检一个迪康医学检验,我上网搜了一下,这个医学检验公司2019年度被市疾控评定为优秀初筛实验室,我想问问老师六周我能脱了吗,能和爱人过性生活了吗,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人员和试剂应该也正规吧,网上说大型三甲最靠谱,免疫力差的六周也能排除吗,真不想这样下去了,
张老师:您好,您和下面那位叫守护一生为阴的账号情况看似差不多,41天属于六周,是可以排除的。对于您担心的抽血针眼接触到衣服,这个也是不用担心的。没有这样的感染案例。而且您本来就没有高危行为,您这个担心更没有必要。如果您觉得李在村老师不错,建议您就直接预约他的一对一沟通,不要去拿其他恐友的留言作为您的参考,有时候咱们理解那还好,但是没理解又想到一些新的东西,反而影响我们的正确判断。您不能靠您自己的感觉,靠感觉是一种心理状态,那个并不是世界客观的展现,我们可以说您生理的确没问题,但是看您就心理活动的描述,可能您还需要就恐艾症的体验和反馈进行一些方法脱离。医院这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检验方法,就您目前心态您是否能够和您爱人可以发生关系,这个还需要评估心理,只是从生理角度,刨除心理体验来说,您当然可以和您爱人发生关系,只是您自己的选择,伴随着心理反馈,这个或许对您的影响是最大的。希望您能分清主次关系,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2老师这是您回复我的,而且您这些假设都不满足一个感染原则和条件,如果说想刻意传播性病老师还能理解,传播艾滋这样难以传播,湿纸巾和针刺这个也不作为极度高危的行为,老师我想最后再问下,那我这个算不算高危行为?意思是算高危行为但是不算极度高危行为?意思说我这些假设即使成立我也不会感染吗?老师我看的有点迷糊。那老师到底建议不建议我去检测呢?是不是可以放宽心了?
张老师:您好,如果老师已经回答过您的问题,已经给了结论和建议,就以结论建议作为参考,如果对结论建议自身无法明确,那说明是由于自我性格中的不确定或者其他心因性产生的问题。这个我们认为不是脱恐好的方式,这也是很多恐友按照自己的感觉来,我自己反复去问,反复去想,总有一天我能够相通,那么我就脱恐了,或许这样有部分人能达成目标,但是我们认为这个不算是科学的方法。您迷糊的也在于这里,总觉得老师给我建议不要检测,那我就没事了,我就放心了。事实上我们给您提供了建议,因为如果我们的确觉得您有不少高危风险,我们都会主动建议检测,如果没有表示,那就是默认不建议检测。但是您自己是否决定去检测,这个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所以这也是大家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像我们的预约咨询者,尽管和老师有过几个小时的一对一深入沟通,讲透很多道理,帮他消除了很多错误和误区,但是最终该怎么看待问题,以什么心态面对,这些也得有自我的一些心境体验和决定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脱恐不仅需要靠老师,也需要靠自己,也就是这个道理了。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2张老师,您好,首先感谢这几次向您提问您都细致而耐心地解答了,经过了两个月的挣扎,我决定过两天去进行艾滋病的检测,想问一下张老师,我这种怀疑五年之前(最近能想到的可能的危险也是在一个月之前)是不是核酸或者三代四代抗体检测都可以彻底排除?另外呢,会不会有那种感染时间过长导致免疫系统已经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而导致测不出来的可能呢?还有一个,在检测之后我还应该注意些什么避免再次陷入恐慌(我个人认为自己的大多数时候是处于正常状态的,所以感觉应该不会出现质疑检测结果的可能性)?第四个,像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是不是基本上不会出现抽血的时候的医疗事故(我说的是感染的风险,包括护士故意传播),类似的事情国内有发生过吗?谢谢您阅读我的问题,再次感谢您之前让我受益匪浅的解答,给您添麻烦了。
张老师:您好,您怀疑五年前,又怀疑一个月前,这个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对于彻底这个词语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是持谨慎态度的,特别是我们在没有和我们的咨询者有过一对一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我们一般都很难用到这个词语,毕竟了解了才能对对方更了解,才能有利于客观的判断,而且我们中心老师都是实名的,既然做出保证,那肯定需要对恐友负责,这个和网络上使用网名还是会有一些区别的。我们一般在简单沟通的时候都是强调一个月的窗口期,核酸四代三代都能查出来,所以这个问题您不用去担心了。大医院您可以放心,如果您还没有去,就开始担心二次暴露和护士故意传播,建议有必要可以评估两个方面,一个是否在网上看了太多,或者和其他恐友有交流,他们的一些精神质影响了您,第二就是本身您的性格中就有一些需要更改的东西。老师觉得后两者才是您是否能够真正脱恐的关键,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6老师您好,我是上次问卫生巾那个。怕您忘记了就先把我上次问题贴一下:一、在学校,用卫生巾贴在裤裆(无流动血迹,只是摸起来凉凉的,血迹较干,不流动,无新鲜明显伤口),保持约20分钟(2次)二、卫生巾zw,几乎无血迹(少量,干),包裹yj摩擦,摩擦时血迹应该被遮住了。(1次)三、卫生巾zw,yj接触但不包裹摩擦,与血迹可能有接触但只用手摩擦,不用血迹摩擦。血迹均较干,没有流动新鲜血迹,但有部分摸起来比较凉、潮。(多次)以下有几个问题:1、担心二、三中会不会有“尿道(gt下部那一条)微小摩擦伤口”导致传染,当然我没有新鲜明显伤口,只是尿道一直有一个白色的小肉芽一样的东西,好久了,应该是天生的?请问是否会有传播风险?2、我这种情况,没有明显大伤口、溃疡与血液直接接触就不会感染?3、我是不是没必要检测?4、尿道口接触血迹(不是新鲜血液或者流动血液)会感染吗?粘膜不破是不是也会感染?5、张老师有提到卫生巾吸水性强,不符合基本原则是指卫生巾只要不是有流动大量血液就不会有传播风险?经过您的,可能算是严肃的指导吧,我感觉有一点被“骂醒”了(笑)。于是我在网站上搜索查阅了所有相关的文章、问题,感觉好了不少,但是还是存在疑点,想请您解答:首先是您在不少关于卫生巾的问题下解释说难以满足基本原则,但是我没有在网站里搜到基本原则是什么,想请教一下;其次是关于我最近长了珍珠疹一样的东西(右侧龟头按压弹起时黏在手指上敏感)是不是跟艾滋没有关联,会导致皮肤黏膜的问题吗(不过这是在行为之后了我也不太担心);最后想问一下,我是不是要逐步减少关于艾滋的信息输入还是继续学习。
张老师:您好,是的,老师每次都针对该条留言进行回答,毕竟咱们这里是简单沟通一下,没有办法有长时间进行深入沟通。像老师的预约恐友基本上一次性都是沟通一个小时左右,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沟通2个小时,会需要收集很多资料去了解这位咨询者,因为在这里就简单看看,老师可能没有办法从一些记录上去分析您的过去,只是这里多说一句,如果您还执拗于您的卫生巾事件的话,这个建议您可以换一种方式,很多时候咱们遇到一个矛盾冲突点,总是觉得我想打通这个关节就脱恐,我们认为这是错的,看似这个很好打通,其实很难,就像重庆一样,看似您的目的地在对面很近,其实如果要过去,或许还需要绕一座山,所以希望就您目前的状态,您需要做出以上的一些思考。老师可以简单回复您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帮助或许还没有老师如上给您的一些中肯建议更有帮助。关于原则就是艾滋病感染的几个基本原理,咱们中心属于艾滋病防控组织,经常接触感染者,所以我们自己也会有一套判断的标准。就像陈晓宇医生,他也有自己的判断模型,这些老师都写在了干预笔记版块和恐之明灯版块,您都可以认真看,只是写的比较分散,可能需要阅读完相关版块进行整合更好,因为这个就算是预约恐友,一对一沟通差不多都需要1-2个小时才能大致解释清楚,对于珍珠疹这个和包皮有关系,和艾滋没有关系。是的,随着越来越好,您需要逐步的减少一些不确定因素或者泊来的道听途说的信息摄入,最主要是一步一步远离开放性的论坛,人言可畏,大家都在倒垃圾,总会有人不自觉的吸收到垃圾,损害心理。
回复时间:2020-07-01两个月前去了按摩店,做了带套阴推,就是带套阴茎在技师的外阴处磨蹭射精,最后是技师帮我取下套的。(技师是全裸的),请问这种行为属于高危吗?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不带套的情况下阴推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后来我在8周后去了家私立男科医院做了HIV抗体检测(应该是三代试剂,因为没有写抗原)检测结果阴性,请问我这样可以排除了吗?排除的几率多大?历史上有八周阴后来转阳的案例吗?需要三个月再做一次检测吗?因为医生说要三个月再检测。
张老师:您好,这段时间老师工作一直很忙,回复问题稍微有点滞后,还请见谅,在线版块目前都是老师本人在回复,所以有时候忙起来就会晚一点点。您的问题老师认真看了,您这个同样也是边缘行为,而且还带套,只要安全套将您的下体前端及黏膜部位保护,没有插入情况,这个不用担心。抗体是属于三代检测结果,只写了阴性说明是定性检测,单纯就我们的经验结合您的行为来说,您可以排除。关于几周转的这个问题,没有专门研究这个的论文,对于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这个或许很重要,但是对于艾滋病防治的研究者来说,这个意义并不大。如果是网络上谣传的很多转了的案例,我们觉得没有一个循证基础,不作为参考。三个月是任何疾病复查的标准,实际上艾滋病目前不需要这么久的复查时间,像您这个三代的,可以四周实地初筛一次,6-8周复查一次即可。而且本来就不属于高危,复查与否更多是走一个仪式感,所以去不去在于您,只是我们的结论还是您没问题,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1老师您好,我在5月16日发生过男男拥抱、亲吻嘴唇与相互触摸的行为。在该行为发生的41天后,我去三甲医院进行抗原抗体(四代)检测。最后,报告单上只写了一个“0.130”以及“参考范围0-1”.这个是正常结果吗?我可以排除风险了吗?
张老师:您好,您的行为老师认真看了一下,是2个月前的男男拥抱,有亲吻触碰的过程,这个行为是非常边缘的行为,结合您41天六周的检测结果,已经说明您的确没有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窗口期是一个周期阶段,41天属于六周范围,一般的试剂参考范围都是0-1为阴性,所以您这个结果是很标准的代表没事的结果,可以排除风险。但是检测报告单说明您生理没问题,但不一定就直接解决了您的心理,所以希望您不用再继续到处问询和搜索,逐步以适度暴露的频率和过程来逐步远离及兴趣点的消退,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0-07-01医生您好,我最近不再想极端的情况了,但还是恐艾,我当时在刷牙前还喝了点啤酒,我看网上说啤酒会增加口腔感染几率,当时我那个一次性牙刷至少36小时没人用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密闭,是不是暴露环境,有时候洗澡的时候它还处于一种潮湿环境,我在用之前看了眼,觉得挺像新的,也没发现污渍,所以用水简单冲了几秒就使用了,这样需要检测吗医生,谢谢您!
张老师:您好,恐艾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持续的心理障碍下的状态,不是说一个点,也不是说您突然弄明白了一个问题,立马心理就得到长效的安全信号,所以对于脱恐,我们的评估都是小心谨慎和严谨的,也希望大家不要觉得得到一个不会那就立马脱恐了,可能别人的一句不会只会让您暂时舒服一下,但是真正的脱恐是在于很多误区的被矫正,认知被稳定,以及有合理的态度。对于您在网上看了什么,我们建议客观看待,像很多时候开会,和专家交流,专家说的很清楚,网上那些不是我说的,那专家自己都说不是他说的,那么写了他的名字又是谁说的呢。网络不足为信,而且也没有办法作为一个参考点形成足够的安全信号,对于您这个啤酒增加感染,没必要,我们不觉得这是个艾滋病传播的方式,您不用因为这个问题去恐艾。
回复时间: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