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干预心理>>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发言人:2522207625

我是一直无高危行为恐脏手自己手淫的那个,留过几次言了,不知您有没有印象。之前脖子上一直有两个肿大的淋巴结,前几天侧脖子时感觉有点涨,用手一摸发现又多了2个,左边锁骨附近3个,右边脖子上1个。之前两个一直都有,可是又多了,就去医院看了一下,大夫说摸着没问题,b超也没看出什么,他说不放心就去三院。三院是我们这最好的传染病医院,我一听就有点害怕。您们也分析说我不用担心感染了,也说过没见过日常生活修牙理发等莫名感染,那淋巴结肿大常年不消,反而增多是什么原因您了解吗(无痛无压痛或偶有压痛)。淋巴瘤,淋巴结核,还是艾?淋巴结肿大真的像说的那样很严重吗。谢谢您。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老师主要针对于您这条留言进行回复,在线留言板块的恐友人数也挺多的,所以不一定对每一个在在线留言板块的恐友都能做到像一对一系统预约的恐友那么熟悉了解,单纯就您这个问题来说,您淋巴结有重大,不建议您去反复摸,摸也是一种刺激,配合着心理作用,可以将症状放得无限大。因为具体您的情况老师不了解,所以如果的确身体有所不适,可以去做一个生理上关于淋巴的检查,如果各方面检查都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就可以将其归为心理作用影响很大。老师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淋巴肿大不是很清楚,毕竟术业有专攻,但是对于恐艾症患者来说,就老师自己的预约恐友,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对淋巴肿大感到困扰的。希望不要主动的去联想一些东西,这个会让您心理进一步受到刺激的。

回复时间:2019-05-18

阅读数:2131 查看全部
发言人:1570369450

你好,老师,本来对汗液,唾液不恐的,前几天无意中看了你回答说汗液中含有病毒,就开始无休止的恐了,越想越害怕,感觉心脏都快炸了,看了你的回答后,感觉真的没法正常生活了,现在也不敢出去吃饭了,打球了,真后悔不该看你那条回答的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老师记得是明确的告知您汗液和唾液是不会构成艾滋病感染的,当然老师也不可能说为了安慰您去把科学事实黑白颠倒,唾液和汗液本身存在艾滋病毒的,那就是存在病毒的。但是存在病毒就会构成感染?您当一些前提限定条件都是空白吗?您这不是典型的强迫活在了自己思维里吗?您自己想想这样的想法,是一个正常可以脱恐人的思维吗?什么看到说汗液中有病毒就开始无休止的恐了,有病毒就代表感染吗。没办法正常生活了?是想说老师应该为自己的回答感到愧疚难过,老师应该自怨自艾。但是老师很想表达,老师觉得对在这里留言的每一位恐友都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回答的,老师自己能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至于是否帮助到对方,只能说尽力,毕竟脱恐更多还是靠自己,这里的简单回复只能说是辅助,更谈不上干预影响了。能够给予中肯的意见是,建议您好好的去心理科看看吧,您这样偏执去理解一句话的能力,没有理由把您越变越好的,除非您真能改变偏执理解和融会贯通,说起风就是雨,话只看一半这样有意义么。其实有时间真不能怪一些医生在网络上激进,简单明了,就算有些违背科学原则,但是不会反复受到恐友骚扰啊。别的医生说真话,您们要去说别人,还要来个道德绑架。而且艾滋病相关医生都是做临床的,又不是做心理干预的,没有那么多时间,或许也没有相关心理背景去使用影响性技术,医生只有一个,每天要面对那么多患者,特别是在科室上班期间,更多是流水化作业,没有办法做到长效的一对一。简单的给予您们科学的解释,反正也听不进去,还有可能导致说的是这个意思,非得被误解成那个意思。那还不如直接说的过激,简单粗暴一点,能安慰个几天算个几天,至少让恐友舒服个一阵子。虽说这种并不属于脱恐的科学方法,但对于一个很忙碌的艾滋病相关医生来说,这也并不是一件错事。

回复时间:2019-05-17

发言人:我很坚强

老师好,我昨晚在QQ群上被一个私下密我的人给骗了。昨天控制不住在网上又搜索了不少的艾滋病知识,心情很差,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心里面那个难受啊。就在QQ群里面求助其他恐友帮忙,大半夜大家都睡了吧,没人安慰我,心里面那个难受啊。有一个人私下加我说自己是疾控医生,可以陪我一晚上,帮我脱恐。他安慰了我几句,感觉说的还是比较专业,觉得舒服点了,就有点相信他了,按照他的要求给他转了500元,可以帮助我直到完全脱恐。我想了想,有时间睡不着大半夜还有人陪自己,挺好的,这样也不会再去网上搜了,有什么就问他。等到转了钱以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他了,我是不是被拉黑了啊。这500元是我下半月的生活费啊。本来就恐艾,现在连生活费都被骗了,让我这个月怎么过啊,我一晚上都没睡,恐艾没有好,又遇到这种事情,心情真的很差,能不能开导我两句,让我舒服一点啊,学习都没心思了。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您说的QQ群是我们中心的官方QQ群么?QQ群和论坛,还有贴吧,很多没有办法像我们机构的官网做到实名认证,总会有很多不完全是恐友的人存在于其中,有的也可能会以志愿者的形式安慰两句,让您放松警惕,实现他们的一些不良动机。就老师所了解的,疾控老师很多白天在工作上就会受到恐艾症恐友的骚扰,下了班都可能会尽可能的远离恐友,还有谁,尤其是大半夜凌晨深夜还在网上指导恐友,第二天不上班了。很多恐友都明白,艾滋病简单的基础知识点也就那么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再怎么对艾滋病小白的恐友都可以像模像样的成为一名网络专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专家的原因,毕竟没有门槛,也没有人验证,自己想给自己贴标签都行啊。另外,脱恐是有两个主要的体系构成,第一个是支持性,第二个是影响性,第一个非常简单,任何人哪怕是一只狗都可以做到,就是一种陪伴,并且告诉您没事。就像您对一只狗说,如果我没事您就对我汪汪叫两声,狗肯定就对您叫了,您也就心满意足了,毕竟不可能狗嘴巴里面出现发出喵喵的一般叫声,换成任何人,只要他会说没事这两个字,不管是否认真走心的帮助别人,在接受者看来都是一种支持,这个没技术而言。但是这个500元钱打包就能帮助恐友完全脱恐,这是对恐艾症的一种亵渎,更不可能是专业人士,或许对方只是比您早恐几天,也许现实生活年龄比您还小。恐艾症作为一个非常难以治疗的复杂成因的神经症,其所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患者本身,还是医生本人,都是极大的精力消耗。要是真的谁靠几句没事的安慰,就能脱恐,那就不是恐艾症了。反反复复的恐惧,那还是需要专业的方法和一个较为长的时间。后来您也说对了,这就是网络上广泛存在着假借焦虑和恐惧之名,骗了您的钱财。一旦涉及到网络付费的,是务必需要得知对方的真实信息,姓名单位经历以及是否本人,要么就得有一个真实的机构为他做担保,不然这样很容易成为弱势群体吃亏。就我们所了解的,往往是您们年轻人更容易上当受骗一点点,一般年纪超过30多岁,有一点社会阅历了,他们都会认真了解所面对机构和个人的背景以后,谨慎的选择,所以年轻人不应该冲动,但是就因为很容易冲动,恐艾带来的痛苦才很大。没有生活费,建议先向同学借取一点吧,或者和自己的亲人说明一下,相信他们都会理解您的。也希望您通过这些事件学会真正保护自己,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9-05-20

发言人:还有我的锦绣河山呢

老师怎么百度百科上有一段 一些研究机构证明 ,离体血液中HIV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 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小时,一旦放入培养液中,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其中,继续复制。但这些情况仅仅限于实验室环境下。” 不是说干涸了就不用怕了吗 又有些慌慌的感觉!还有怎么吴医生说酒精对hiv 灭毒效果不好?太颠覆我的认知了。不应是很脆弱吗 何况是酒精 有没有权威一点的说法? 非常辛苦老师了。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老师觉得很多恐友在网络上为什么脱不了恐,因为看东西全凭自己的心情,今天心情好,就看的认真点,心情不好,就看的不认真,甚至自己都出现多个分裂的自我。虽然我们不会认为艾滋病毒在体外立马失去传染性,但是其要再在体外感染人,那也得有对应的条件啊,至于您所截图的这段,首先百度百科参照与哪里,我们不是很清楚,而且这个里面有一句描述的很清楚,是基于实验室的环境下。干涸了是不用怕,因为丧失了流动性,病毒不会传播,至于灭活水平,看病毒耐受性,其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灭菌的方式分为好几种,其中有一种是增加氧化。艾滋病毒在体外的确很脆弱,因为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不知道您说的哪位吴医生,也许他所表达的和您理解发生了误差,老师建议不要走入这样的脱恐误区,反倒是因为强迫去研究,因为体系之间的冲突,反而更恐艾一直不好和加重。不少恐艾的人后来觉得自己脱了恐,自己就开始当专家在网上指导他人,结果发现自己倒最后却比恐友更恐了,这个不无和他在没有医学背景和培训经历下,在网上反复学习查找艾滋病知识,越搜索越矛盾有直接性的关系。

回复时间:2019-05-20

发言人:小李

老师您好,今天早晨我做值日发现一个蜂好像是蜜蜂趴在我胳膊上我不知道它趴了多长时间也没感觉到刺痛,请问蜜蜂这种蜂类昆虫会蛰了一个人后在继续蛰其他人吗!会形成交叉感染吗?如果上一个人是hiv患者在蛰下一个人的时候,下一个人会被感染吗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您这个时候可以将蜜蜂想象成蚊虫,其实蜜蜂也是属于其中一类,将一个人蜇伤以后再去蜇伤其他人,这个和非洲大量的蚊虫有什么区别,鉴于艾滋病的传播特定,非洲人都没有因为广泛的蚊虫而感染艾滋病,那么换而言之,蜜蜂呢,感觉您对知识点的稳定程度依旧不高,这说明您的艾滋病恐惧症依旧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建议透过现象看本质,合理的掌握知识,结合心理方法进行调整,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9-05-20

发言人:幸幸

一定要可见血才能感染?大量具体指多少?血液量要多少才能感染? 请老师详细回答,不胜感激。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记得这个问题在上一个问题里面已经明确的回复了您,您现在的心理动机老师能够理解,就是需要得到一个明确的数字,就可以能脱恐了。但是老师以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您,这可能是一种遗憾,如果真的能够靠这样让恐友脱恐,试问这个网络里面怎么还会有成千上万的恐友,越积越多呢。艾滋病恐惧症脱恐必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艾滋病知识体系作为里面其中的一环,固然也很重要,但不是绝对。针对于您所需要知道多少量,这个需要看所面对血液的一个病毒载量,具体在什么环境下,您又是怎么样的情况接触到血液,是否是存在着伤口等等,这绝非是靠一句简单的话语就统统进行了解释,对于不同的环境和具体的情况,我们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的,您所需要的答案,或许是需要结合您当下的情况和您最担心的点进行分析,而非概念化,因为这个没有办法概念化。中心的文章里面有相关对于血液感染标准的一些解释,但是是有针对和侧重性的。如果您确实能够安静下来,能好好的认真阅读我们的干预笔记和恐之明灯版块,再回过头来看看您目前留的问题,您会明白自己所出的问题在哪里。老师希望下次如果还有下次留言,看到是一些其他更有深度的留言,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19-05-15

发言人:ooiippy

张老师好,冒昧问一个问题,希望你不要生气哈,我也是想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脱恐。昨天在你们恐艾干预中心的QQ群上,看到有恐友贴出了一张微博图片,说是你们中心的陈晓宇医生不专业,都不知道艾滋病毒在体外什么时候失去活性,还去向潘业请教这个问题。我向陈医生咨询过好几次,当时觉得很专业,看到这个图一下就慌张了,请问这件事是真的吗?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首先很能提出这个疑问,我们对您真心想了解我们,并且对我们的信任表示感谢,人的心理也许不会说话,但是人通过心理产生的行为动机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我们能看得出,您是愿意脱恐的恐友。当然您放心,不会因为一个带有疑问的问题去生气,否则面对各色恐友,尤其是严重形态的,是不可能坚持十年以上时间的。针对于您的问题,老师早上也问了陈老师和咱们这边的其他几位老师,做出以下解释吧。如果您关注我们中心,应该知道陈晓宇老师在全国艾滋病防治领域的知名度,咱们中心上也有很多他经常被国家疾控邀请,出席国家级防艾的照片,他能够交流的都是像韩孟杰,邵一鸣,沈洁,吴尊友等全国最权威最顶级的专家,彼此之间也会有联系方式。如果说的确是有什么最新的艾滋病疑难问题不懂,就直接打电话或者微信过去问问他的朋友,所以陈晓宇老师是不可能去绕路询问,甚至还要自己花钱去网上询问其他医生的。至于图片背后的原因应该是,陈晓宇老师在新浪微博去年11月份写了一篇关于关于艾滋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文章,放置在了艾滋病研究话题下面。4个月后,也就是今年3月,这位潘业老师或许觉得陈老师这个话题比较对自己的胃口,就在下面跟帖阐述了自己对一些艾滋病知识的看法和意见。当然对跟帖的内容我们不予置评,网络上发表言论表达自己观点是自己的自由。只是后来,就不知道被谁有意无意的特定截成这张图放置在了网络上,越传越变味,变成了陈老师好像也不懂艾滋病知识,还在向别的老师请教呢。老师不太懂如何去截图会更有宣传噱头,但是老师自己乍看一下陈老师发给老师的这张图片,也会有陈老师在向其他老师请教问题的感觉,但实际上的原因就是老师刚才所描述的吧,以上做一个澄清,特别是您恰好又问了这个问题,正好给予大家一个最全面的解释。也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谣传说陈晓宇老师一点都不专业,还要去网络上付费询问其他老师。陈老师作为一名工作二十多年的艾滋病防治方向的知名医生,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及知名度是被国家所认可的,是通过这么多年点点滴滴的干实事所积累出来的,并非靠团队运作短短一两年极速包装出来的,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多浏览他的新浪微博,这么多年一点点的做艾滋病相关的记录和公益,历历在目,全在微博里,不言而喻。所以您不用发慌,我们中心虽然不会去刻意宣传和包装什么,但是既然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实体的专业脱恐机构,我们能够承诺的给予我们的咨询者真实可信权威的医生老师,专业负责的回复问题的态度,以及一颗真正包容接纳的仁爱之心。

回复时间:2019-05-15

发言人:清风拂面微凉ye

张老师,您好。我们差不多有2个多月没有见面了。可能您对我有一点印象。原先我是一名恐艾患者。现在我通过咱们中心对于恐艾症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恐艾可以说差不多痊愈了。目前我的情况是有一些恐狂。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张老师。第一个就是关于狂犬疫苗的有效期问题,我是去年11月21日完全注射好了的,到现在有6个月了。我想问一下目前是否还有有效抗体。第二个问题是,我今天在校园散歩的时候,有一条流浪狗经过我的右手边,我也不知道它是否咬了或者舔了我的右手,之后就走了。然后我就开始强迫模拟了用自己的右手去掐自己的左手,看是否能够在被咬的时候产生痛觉。也不知道掐出开放性伤口没有,最后更恐了。如果我的右手沾上了它的唾液掐我的左手那几下,产生了开放性伤口是否会导致我的感染。因为中间相隔了几分钟而已。我不怎么了解狂犬病,如果那是HIV我肯定不会怕。我感觉还是对于客观风险的不接受唉。惭愧啊,张老师。最后还是感谢我们中心,没有咱们中心和刘老师张老师,我感觉以前的自己根本就坚持不下了。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您是老师的一对一面询的咨询恐友吗?如果是面询恐友,老师还是会有一些印象的,但是您没有说您是来自哪里的谁,老师就不一定能够对上号了,当然如果在咱们进行面询沟通的时候,能够运用老师自己的恐艾干预技术和这么多年的干预经验帮助到您摆脱艾滋病的恐惧,老师还是非常高兴的。如果咱们在面询过程中有谈到恐艾和恐狂,老师应该会给您讲他们的共同机制形成,如果您理解了,就会很明白为什么恐艾有时间会转到恐狂上去。至于您的两个问题,您第一个是六个月的话,如果严格打了数次针的,半年都属于有效期,是可以不用重复打的,第二就是明确带了强迫意味的,老师相信您自己这一点也很明白,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明白改善自己的习惯性的处理方式。不是您对客观风险不接受,或许是对自己一些不满的不接受。看到问题后面,您应该是咨询刘老师的恐友吧,还和老师面询过吗?刘老师既是疾控医生,又在心理干预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所运用的很多方法都非常的有效专业,您可以继续和她保持一定的沟通联系,因为能够感觉您有些问题有所理解,但是还没有达到领悟的那个阶段,也就是距离您真正去达到一个正常的标准,还是有一点点的小距离,不过您要明白这个也是很正常的。另外也很感谢对我们的认可,同理,能够看到您以我们给予的针对性方法为前提下,真正通过您自身的努力,取得很多效果,这是我们最高兴,也觉得这是一份实现我们价值的快乐。

回复时间:2019-05-16

发言人:seesa1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对我脱恐有点不抱期望了,我发现恐艾吧,还有QQ群里面的恐怖分子越来越多了,每天就是吓我们,本来想通过在吧里群里和其他恐友交流,得到志愿者的帮助,没想到越来越恐。原来只是对高危行为有点恐艾,现在对边缘行为也开始恐,这样下去我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日常恐。请您告诉我,我该怎么脱恐啊。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对于网络上的恐友,我们中心没有办法去研究,我们能够有效研究的是我们机构前来预约一对一的恐友,他们中绝大部分的脱恐率还是挺高的。我们在这里可以说一些简单的方式,因为他们和中心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都知道一对一的沟通时间比较长,细节处理会很多,毕竟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促使双方的一种情感交替,建立了比较信任的关系。而且基本上来预约的恐友,我们都会建议务必在官网上看看我们的资质以及我们这么多年做了哪些事,图片内容以及新闻都有,加深对我们的了解。一旦有了解和信任,那么关系开始逐步建立,他们也不用想当然的在网络上再去找这样的关系和安全感了,所以一个容易脱恐的恐友,基本上都是尽可能远离网络的,有什么问题按照我们中心的规则制度联系老师,并且得到反馈。这样也不会再在网络上去接受负能量了。因为网络上的确没有太多的监管,门槛极低,任何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压抑,都可以前往网络上进行发泄,还有恐友极端痛苦,迫切需要立马解决痛苦的,就像毒瘾发作的人需求毒品,这时候网络就会有推销试纸,基因检测,艾滋病抗病毒阻断药物等等的方式,恐得越厉害,恐友需求的度也才大。就像我们机构研究发现,前几年的恐友心理健康程度还没有那么差,而近几年恐友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差,不得不说网络的负能量,网络上因为没有身份验证给恐友们带来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大。是的,恐艾属于心理障碍类,一种复杂类型的神经症,很多恐友没有得到科学方法,按照自己的感觉在网络上自由学习,有可能接受到一定的精神毒素影响,越积越久,这样就容易导致泛化,从最开始的几个点,逐步发散开。恐友通过网络想脱恐的目的是好的,但是选择的方法是错了,最后延误了自身。所以一旦感觉到网络对自己的伤害越来越大,建议尽可能的远离网络,毕竟相对于网络上所获得的微不足道的支持感,反之信息流毒给恐友造成的伤害才越大,希望以上回答帮助到您。

回复时间:2019-05-16

发言人:1570369450

你好老师,口水和汗液接触伤口会感染吗?


张老师回复:

张老师:您好,艾滋病的感染有好几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病毒载量的问题,病毒载量越高,该病人的体液中所含的病毒量越高,与之感染暴露风险是一致的。单纯的唾液和汗液里面所含的病毒量相对较低,就算是一个病毒载量较高,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其唾液和汗液要达到接触伤口就感染人的标准,我们认为还是非常难的,这个问题您不用担心日常的口水和汗液接触导致莫名的艾滋病感染。

回复时间:2019-05-15

推荐图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