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飞机杯不会感染艾滋病吧。我看网上有人说飞机杯要感染艾滋病,吓得我把新买的飞机杯赶紧扔了。
您好,担心飞机杯的恐友年年都会有,而且近几年增加的数量还不少,简单来说,就是艾滋病传播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深层次来说,就是自己对于性心理的看法有一些偏离客观,这个需要和心理老师有一些交流可以化解这部分疑问。和上一个问题一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来说飞机杯不会感染艾滋病,单纯您自己私人用的,这个不用担心,如果您当场即时和别人共用飞机杯,这类行为我们肯定也不会支持。所以您自己网购的飞机杯,没必要去担心,扔了也没必要,毕竟自己花钱买的,丢了太可惜了,您如果实在心里不安,自己清洗可以缓解您的心情和增加一定的安全信号,这也是未尝不可的,最后希望您在咱们中心上认真学习,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2-08-05你好医生,被舔阴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啊,网上很多人说绝对不会感染,我们本地的医生说还是有可能感染,让我六周测一次,三个月再测一次。医生给我说他们平时工作很忙,根本没时间在网上看病,网上很多人都是冒充医生的,还说有名字的医生很多是助手回复解答,没有名字只有网名的完全不可能是医生,网络上没有人对病人负责。这个观点我在一些QQ群也看到过,QQ群里说医生都有名字,只有艾滋病感染者和恐友才会用网名。那我是不是应该不能相信网络上说的,就相信我们本地的医生就行了么。另外你对舔阴会不会感染艾滋病这个说法,怎么看呢?
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一般来说,被舔阴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我们基于您行为的分析,一定要建立在对您有更多的了解,以及是不是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前置条件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所以您会发现,站在不同角度上去看待,医生们的说法不一样,如果按照常规模型,舔阴更多是对方的唾液,唾液中病毒载量不高,单纯唾液要达到感染标准,这个非常难,这样不会感染。但是很多医生可能平时在临床中会遇到很多案例,他会把各种想法考虑进去,这也是为什么经验越丰富的医生,在一些问题上他会很谨慎,或者保守,这也是为什么现实在医院的医生比网络更保守一些。像舔阴的前置条件是,对方口腔有大流血,然后您的下体有破损,这样就有可能将不少的血液通过破损破损开放部位摩擦进您的内循环,这种才有感染的风险。但是实际情况,在现实层面又很难遇到,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些细致的情况和医生沟通清楚,也知道医生花了时间了解了您,对您负责,那么他的结论是可以作为您的参考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建议大家把问题非常简单的复制粘贴到处问人,这并没有实际的效果。对于您说的网络上的医生都是别人冒充的,或者助理回答的,或许有吧,的确医生们平日工作都很忙,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待在网络上,但张老师认识的很多老师,像李在村,李群辉,李侗曾,李鑫,吴焱等专家,他们都是自己亲自在回复问题。关于您说的医生都是实名,感染者和恐友才用网名,这个老师并不是很了解,不过本身就是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用实名更方便工作一些,也便于别人了解一些,张老师个人是这么认为的。至于是不是每一个医生都这样,也不都尽然吧。只是普通民众如果不是做艾滋病防治工作,他在网络上用自己的真名也没有什么意义,这个时候或许取一个方便好记的网名,或许更容易被别人记住吧。
回复时间:2022-08-05张老师您好,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我是之前在网上向你质询了好几次的高中生。 果然还是得到了报应,我高考没考好。高考后,我去了工厂一段时间,去打暑假工。那段时间可艰难了,工厂可不是人呆的——不过,在那段时间,自己也好好生活了。现在,我几乎不恐艾了(在工厂时还恐了几下),一天到晚也几乎不会想到hiv这东西,挺好的:D。我想大概是因为:打完工回到家后,自己基本在享受和混日子吧。反正就是,回到家后,我就颓废了,吃喝玩乐到麻木了。大概是因为这样吧。不过我一直没有和家里人说过恐艾这件事,只和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说过(他们都理解我,都好声好气地和我说话安慰我指导我),不能得到他们理解,让我心里挺不舒服的。 就在前不久,我和家里人坦白了,结果让我大失所望。真的太痛苦了,得不到理解,现在真的很痛苦。我原本打算收拾好颓废的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我想得到温柔的沟通、细心的安慰,结果……只能得到尖声的说教、斥责以及对我的作文不好的责备(我是写文章告诉他们的)。他们根本就不理解,思想陈旧,说什么:别人不来找你算账已经算好了……总是问别人有没有病别人肯定烦你……不要再纠结那件事(可是是我不想纠结就可以不纠结吗?我以前就不想这样吗?我怎么知道我以后会不会突然又恐艾了?他们根本不理解)。我想要支持,可得到的只有斥责。 他们根本不理解恐艾,我明明叫他们去百度了,也发平台公众号给他们了。我崩溃了。唉,世界可能就是这样:你想要但不一定能得到。现在又有点颓丧了。唉,不想努力了。先躺平一阵子吧。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去了解恐艾症。他们以为不去想那东西就行,可我以前也是这样想但是没用,告诉了他们我以前的经历他们却不理解。唉……
您好,在线留言板块很多是靠文字进行了简单交流,可能形成的印象没有办法同电询面询那么强烈,不过您就按照您想表达的内容给张老师留言,张老师都会认真看一下的。恐艾的确对很多人的影响非常大,包括学习和生活,这也是我们想说的是,如果一旦觉察到恐艾对工作生活有所影响,就一定要着手开始调整了,很多恐友将脱恐的希望扔给了检测,比如说我熬六周,熬三个月检测没事,那就脱恐了,难道我们应该在这六周或者三个月内天天接受刺激,天天过着魂不守舍的生活么。很多人之所以脱不了恐就是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等待期,让自己沉浸在等待期反复受到影响,结果等到检测了,还是没有办法尽快摆脱。您去打工,每天工作很累,注意力被转移了,当注意力被转移的时候,痛苦体验程度降低,这时候就不一定感知到恐惧了,但是恐惧他并没有消除。是的,您应该和您学校的心理老师及班主任继续保持沟通联系,他们对您了解,和您生活有联系,也能给您很多帮助和支持,这个有助于您恐艾的辅助治疗的。您父母可能对您有些严苛,他们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在教育孩子,他们也许都不明白,孩子的问题形成和父母的教育沟通方式都有关系,他们肯定很爱您,但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是特别科学的。特别当您如果没有考好的时候,或许他们觉得他们的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您自己因为网络被强化了恐艾的感觉,但是您让父母继续通过网络去获取了解知识,这个按照逻辑父母就会觉得您在网络上越陷越深。如果方便的话,张老师觉得您可以从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这本书上来找到有关艾滋病恐惧症的相关定义,父母或许会理解一些。凡事一步一步来吧,如果说您的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愿意给您更多帮助,您可以多和他们进行沟通,祝好。
回复时间:2022-07-31我是准备复读,希望得到支持才告诉他们的……唉
时间:2022-07-31张医生您好,很感谢您创建的艾滋病脱恐网站,我通过恐艾QQ群来到网站自学,对我帮助很大。当初在网上乱搜,都快吓死了,在网站学习我懂得了很多艾滋病知识。艾滋病知识懂了很多,但我还是没有彻底脱恐,在志愿者的开导下,我明白了是心理疾病引起我没办法脱恐。我预约了您们网站的陈医生一对一,陈晓宇医生,和他聊了一个小时,他果然一言九鼎,让我的心理疾病好了,我以为一次就好了,后来才知道心理医生要沟通很多次才能好。我工资只有两万多,房贷车贷要一万,孩子上辅导班一个月要五千,自己家庭还要生活开销。虽然陈医生效果好,但无力负担陈医生六百元一小时心理脱恐。想问一下您们了解网上哪个恐艾心理医生免费咨询,不要网络聊天,不要志愿者,要能够打电话或视频交流那种,要权威点的,能够给我说说几个吗。
您好,很高兴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能够帮助到您一些,的确很多恐友没有办法脱恐,是因为在网络上到处看,导致了出现内心冲突矛盾,我们将这些矛盾一一用科学方法进行了梳理,脉络清楚了很多,对脱恐就有帮助,所以脱恐真不能靠自己的感觉。您说的很好,单纯的艾滋病知识点,它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他不能代表脱恐的所有,特别是心理板块,需要认知整合,综合评估,您和老师沟通一对一,很高兴陈老师也用他的经验帮助了您,但是有时间我们也明白,心理他不是一个短暂的刺激,他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所以一次对您有帮助,但是他无法做到持续,毕竟做到持续的本身还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果合适,是建议您可以继续和陈医生沟通。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那就是脱恐的一个标准。毕竟在前期不稳定的时候,可能您大概舒服了一会儿,又会像弹性形变的反弹。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果您觉得自己工作生活压力大,您可以选择您合适的方式。但是张老师觉得,如果您自己恢复的更好了,您才能更好的去进行工作,这是良性循环。如果您觉得您有一些计划,也是没错的,感觉您还是比较专业啊,网络聊天的确不是传统意义的恐艾干预,两者差别巨大,志愿者您是觉得他们大部分是恐友组成,没有医学背景吗,只要这个人是真的花了大量时间在您身上,那么他的态度是没问题的,至少您都应该可以和他沟通一下。既要能够打电话,有视频,又权威的,这种在全国是免费的不多,也不能说叫免费,是有一些项目资金进行了支持,否则,费用全免,没有收入是没有办法支撑着一个组织或者团体持续服务,毕竟只要是人,都需要养家糊口啊。比如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的电话,010-62238683
回复时间:2022-08-04感谢张老师帮我回答关于打飞机的细节问题,就像您说的,对我来说举足轻重的事情,对您来说实质还是打飞机,但是我总觉得心里面舒服,不知道是道德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影响我的情绪,比如我的口腔有溃疡,牙龈出血比较用力吸她的乳房,如果有乳汁岂不是进入溃疡或者牙龈出血会感染我么?毕竟最近熬夜有牙龈出血和一个1毫米直径大小的不流血但是舔的时候有疼痛感的口腔溃疡,如果这种情况吸她的胸部会不会有问题?假设有前一个人的精液呢?不过这只是假设,我并没有闻到精液味道,而且我在跟她说话的时候至少间隔5分钟,足够暴露空气了吧?盘后就是乳汁,我担心,因为她的小孩才2岁,我怕有乳汁,但是实际情况我吸她奶,并没有感觉到乳汁,是不是可以排除?最后就是卫生纸的问题,反正我可以确定至少前30分钟内在我那个房间没有第二个打飞机的客人,即使他处理上一个客人的带精液的纸丢到水池里也不用担心吧?她会不会没事儿用手直接抓用过精液泡在水里的纸洗手?反正他给我打飞机的时候我是跟着她一起进房间,没有看到她去别的地方,打完后我跟她一起去的洗手台,不过她的确是洗手,我也是洗手,她把纸冲到一个水池里用棒子挑单垃圾桶里。最后就是我的下面没有任何可见伤口,对方手也没有啥破的,因此我担心的问题是不是就像您说的,过度放大,敏感多疑,麻烦您了!
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是的,既然是打飞机的问题,那我们就按照打飞机的方式行为来分析,不要再给他加很多料,反而这样给自己很多不合理的暗示。也许我们觉得反复分析,分析到了我想要的,我的预期,那么我们自己就觉得舒服,但是如果我觉得自己不满意不满足,或者我感到内心还困惑的,就会呈现反效果,就像您在这里所担心的问题一样。您的细节考虑已经和脱恐的方向有些背驰了,我们应该调整的是自己的心态。单纯的乳汁不会构成艾滋病传播,毕竟您又不会通过母婴传播,而且您在半个小时内也没有和别人交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您也不用去反复去思考。是的,您自己也没有伤口,综合来说,这个就是一个很日常的边缘行为,您自己过度放大了,关于纸张的问题并没有必要去纠结。既然您知道自己有点敏感多疑,那么就好好调整心态,祝好。
回复时间:2022-07-30张老师好,我六年前恐艾过,以前的窗口期说法很简单,六周或者三个月,我六周检测了,又在恐艾干预中心学习了日常注意事项就脱恐了。一个月前,我有进行了一些性接触,又在网上看艾滋病的信息,感觉现在的说法好复杂,艾滋病窗口期一周到五年的都有,我真的不知道信谁了。突然想起以前请教过您,还麻烦您给我一个确信的艾滋病窗口期。
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的确以前说法很简单很单一,绝大部分的说法都是,要么说六周的,要么就说三个月复检的,其实这样挺好的,很多恐友都有强迫因子,少一些选择,自己的精力少消耗和少分析一些,对恐友脱恐是一种支持。其实要说理论,要做各种推导假设,任意一天都可以说成窗口期。特别是现在网络上信息碎片化,百家争鸣,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可能提出这些观点的人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可能特立独行吧,搞出自己的一套特色。还是那句话,以前您怎么过来的,现在您也怎么理解就行了,现在的试剂比以前更先进了,有明显的升级,六周在一定程度上都相对保守了。至于您所说的五年,或许那就是一个理论假设吧,对于医学,理论假设可以取任何值,没有错误,但是是否能够经得住验证,这个才是关键的。所以对于您来说,您觉得哪儿最可信,哪儿的医生态度好,愿意和您详细交流,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您,您就信任谁就行了。要不然,张老师给您说一个结论,您又去看另外一个地方又是不一样的结论,结果把自己搞得内心矛盾,这不就是恐艾的一个很大问题吗。当然,咱们中心从2009年起,一直使用的是六周抗体排除,如果您过去有关注过恐艾干预中心,就知道这个结论一直没有变过。
回复时间:2022-07-30喂能帮忙注销本账号吗?后台没有看到注销的入口,烦请管理帮忙删除注销本账号的所有信息!
您好,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为恐友提供了大量的无偿服务,没有什么钱,网站还是采用很老的系统,没有注销系统存在,还请见谅。成都市恐艾干预中心网站建立留言板,并且回复的尽可能详细的初衷也是让更多恐友们通过张老师的回复,获得一些知识点和思考方法,促使他们更好的去理解艾滋病和恐艾。留言板是很多恐友学习的地方。如果留言问题中明确涉及到可能泄露个人身份的隐私,我们会进行修正隐藏,但是留言内容无法进行删除。如果还有其他一些事宜,请拨打028-87876570联系助理老师。
回复时间:2022-07-29张老师,您好,我想询问的是,那个如果吸血的一些昆虫,吸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在其体内还有传染性吗,我的想法是有点天马行空了,因为是在昨天,我出门散心,然后因为可能是水喝少了,大便就比较干燥,然后就把肛门出血了,也不知道是痔疮还是肛裂,但是出血挺严重,然后在在景区里面上厕所,里面有点脏,有那种小的飞虫,我也不知道我担心从何而来,就是担心在擦的时候,不小心把那些飞虫,弄到纸上,擦了,然后我又是正在流血的,就恐的非常莫名其妙,今天我也去看了医生,拿了药,然后还在担心摸到医院(精神方面的医院,根本没有感染科)的那种门帘,又拿了自己的烟,上面会有病毒之类的……
您好,张老师看了您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蚊子来判断,蚊子是一种典型的吸血昆虫,在非洲,蚊子大量存在,非洲的艾滋病感染者也很多,如果靠吸血昆虫体内还要带活性病毒传播,那么非洲人很容易绝种灭亡的。但是我们已知道的是蚊虫不会传播艾滋病,只能传播疟疾。所以对于艾滋病毒,您不用担心蚊虫会传播。是的,感染科要么在综合性的大医院,要么就在专科医院,您去精神类的医院找传染科,这个可能有点难。感觉您这个有点泛化转移了,认知方面也出了问题,建议您好好在精神方面的医院请医生诊治一下,蚊虫这个没必要担心,不会传播艾滋病。
回复时间:2022-07-27老师,被按摩女DFJ,被喷了很多不知名液体,后又SW,两人都有牙龈出血,这种情况有风险吗?需要检测吗?我现在一运动完就起荨麻疹,还会经常无缘无故的腿疼
您好,这个问题是不是还是您以前担心那个什么小喷壶不知名液体的问题吗,如果类似的问题已经反复强迫问了很多次,您有必要反思这个是能够帮助到您的问题吗,建议您去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吧,最好是懂性病艾滋病方向的医生。如果您继续这样主次不分,反复问同样的问题,以前给您回答过了,就算这次依旧回答说没有问题,荨麻疹和您担心的艾滋病没有关系等等,其实对您的帮助都不大了。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好好的去找针对的专家对您进行帮助,祝好。
回复时间:2022-07-26老师好,早上去扔垃圾。扔完手机响了,掏出来站在垃圾桶前面接电话。这时有个男的提了一个塑料袋也过来扔。他走到我跟前扔,离得很近,他的塑料袋一下子撞到我的手。感觉里面有什么尖硬的东西。后来回家后发现手上有些破皮和发红的小点,不知道是不是针眼。现在担心他的塑料袋里面有注射器之类的扎到手,有没有风险
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情况,您这个是一个日常行为,应该是您的邻居的垃圾里面可能有什么一些比较坚硬的物质,但是一旦暴露在体外的物质要导致艾滋病感染,我们认为这个是不太可能的,毕竟这个没有办法满足艾滋病感染的原理。这个应该是坚硬的物体撞上,针眼的话一般是有小孔,周边一圈容易发炎红肿。您这个总体来说,应该是没有走出恐艾症,也许可能遇到一些事件有一点点应激反应,都会产生大量的自由联想和暗示,真正彻底脱恐的恐友基本不会有这种反应。我们觉得这个没问题,但是您有必要去进行关于恐艾症的治疗和干预,以避免日后又产生类似刺激和反应。
回复时间: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