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您好 今天是我恐ai半年后 一直恐惧发生行为后迈出的第一步 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对方是女朋友 事前一星期做过检测 近期也没有高危行为 但是这次发生行为我没有戴t 这是我比较担心的点 想请您给我一些建议或者您认为我应该怎样去思考 打扰您了 万分感谢
张老师:您好,周末愉快,张老师对您不是特别了解,不太了解您目前的恐艾严重程度水平在哪个标准里,您的恐艾认知水平怎么样,是不是适合进行暴露等等,所以张老师没有办法去给您评估您是对还是错,只是说到最后的暴露呢,那是逐层逐次逐阶的去完善。单纯不考虑恐艾心理层面的关系,半年后,如果检测没问题,那可以从病理层面排除了,如果您的女友也没有过高危,或者也进行了检测,当然就可以证明您们两个都没有问题,所以病理面上可以确定。只是恐艾心理方向,的确张老师不太可能靠您一百二十七个字就瞬间洞悉了您的经历,您的思维,您的成长,您的个人基础信息等等,所以这方面没有办法给您针对性的意见,只是说这段时间尽可能的转移一些自己的注意力,如果发觉自己还在不断的去想,去验证,那还希望在这几个问题上,我们尽可能合理的来看待和消化,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4-12-28老师您好。我大概四个月和两个月前分别和男性有过用手抚摸身体+生殖器的边缘行为,其中四个月前那一次最后他给我沾润滑油wtdfj并sj;两个月前那一次他先是不戴手套摸+戴手套并加油dfj后sj。一周前我给别的男性进行了dtdfj并sj,全程我都戴着手套并且注意不让皮肤碰到对方的精液,手臂不小心擦到一下他的大腿。昨天我发现我阴毛处很痒,用手去挠了一会发现有一个像被蚊子叮了的小包块(但除了那个包块外没有其他东西),特别痒,挠破了还有一点脓水。我一直阴毛处都i有点痒因为有湿疹+不透气,四个月和两个月前的事件后除了时不时有点平常都有的瘙痒感外也没有其他的明显的异常(长明显的东西或者疼痛等),只是一周前给别人dtdfj后昨天突然瘙痒加重并且出现了一个小包块。请问我这种症状有没有可能是感染了生殖器疱疹或者是之前潜伏的发作了?很害怕,请老师解答!
张老师:您好,周末愉快,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留言,您的行为好像也是男男行为,是四个月前发生的行为和两个月前发生的行为,两次行为都只能算是边缘的性行为,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高危行为,一周前您又有类似的行为,想冒昧问一下您只是私下约一夜情还是从事相关的工作呢,如果是后者的话,就一定要去矫正自己的心理模型,因为随着这样的行为不断持续,压力在增加,压抑多了会影响我们的自身的心理认知,导致快速出现心理问题。如果是前者,因为次数不频繁,还可以慢慢调整。生殖器疱疹的确发病较快,但是症状也还是比较典型的,您可以对比一下图片,但这里多说一句,如果是艾滋病恐惧恐友,就没有必要去对比,因为艾滋病初期症状没有特异性,至于您的确出现了瘙痒,这个行为不要拖下去,直接去医院挂号问诊,让医生现场看看是怎么回事。但是在医生没有最终确诊以前,不要自己给自己暗示,容易引发惊恐,出现心理问题。
回复时间:2024-12-26你好张老师,我是男生,还是前面的问题,就是想到我们还有亲吻,加上我有溃疡(要快好的那种),我看了看他的嘴就是牙周红红的,应该不是流血,但是害怕。他用阴茎顶了我的肛门,没有进去,但应该留下了很多尿道球腺液,并且他用手指伸进了我的肛门,我的肛门早上上厕所有点火辣辣(吃了辣的),在进行指交的时候已经距离我上厕所一个半小时了,肛门没有太大反应,不火辣了。我怕他手指抹了他的阴茎站了一些液体,然后又抹了肛门旁边他留下的液体,最后进去了半个手指,一共进去两次,两次都有一小会,我想问一下如果这俩加起来就是亲吻交换的血液(可能的话)加上手指进去肛门的体液,会不会有感染风险呢?
张老师:您好,周末愉快,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您的行为是男男行为吗,张老师没有办法区分恐友,所以每一条问题需要留言时,如果想分析的是感染概率,还是要重点说明行为,如果说液体是暴露在体外的话,病毒在空气中虽然不能说立马失去活性,但是要二次进入人体导致感染,还是非常困难的,手指上是完整的皮肤,要破损后才有可能流血,才有可能导致足够病载的体液进行交换,您不要将不同行为进行累加,这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一般认为单位时间内的单位面积接触就代表了一个单位,所以不用为了应付恐艾而去进行恐艾强迫,容易把自己暗示进去,其实要解决恐艾心理的问题,第一个部分里面有认知矫正存在着,咱们很多恐友并不是学不懂知识,很多甚至都可以去给别的恐友做感染风险分析,但为什么说到自己就不行了呢,其实很多都是自我认知的部分有待完善,希望您和其他看到这条留言的恐友有必要在这块上下功夫,祝好。
回复时间:2024-12-26如果体内感染了艾滋病,试纸也可以检测出来吧,酶联法和发光法哪个要准一些啊?
您好,试纸作为初筛试剂是有一些要求的,其实为什么对艾滋病的检测试剂设置要有三类医疗器械售卖资质才能卖试纸,就是考虑到是否有一个合理的仓储环境,否则就会影响检测的准确率,另外就是温度对检测试纸也存在着影响,如果是异地购买试纸的话,建议一定要求试纸配送机构包装得当,尽可能减少快递的影响。第三就是在进行自测的时候,自测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容易导致试纸检测结果发生变化,建议如果可行的话,请售卖试纸的朋友利用视频或其他方式一对一的给恐友自测做对应的指导,对恐友也是积极负责的。总体来说,试纸的假阳性较高,但准确率还是不错的。对于您说的酶联和发光法,属于由机器检测的初筛试剂,其假阳性要比试纸相对低一些,可能很多恐友为了获得安全信号,更愿意去实体检测。但客观说,只要是您越了解越信任,从心理角度可能获得的支持会更多一些。
回复时间:2024-12-28张老师,您好,我又来咨询您了,就是我发生关系以后的第八天去医院做了核酸,精度是<2.00E+1UI/ml的,然后第11也也去同一家医院做了核酸,也是这个精度,然后第15天去另外一家医院做了核酸和抗原抗体,这是核酸精度是<1.00e+02UI/ml的,请问一下可以排除了吗?
您好,不用客气,在咱们中心的网站上开通留言区,就是希望帮助到有缘来到我们中心,并且了解我们中心信任我们中心的恐友,脱恐并不是说一个保证就脱恐了,是需要靠不断的累积和体验,可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和持续的正向引导。检测作为解决恐艾明线的主要方法,窗口期后的1-2次检测足够形成相对安全信号,但是检测并不能解决恐艾的所有问题,一定要明白检测在脱恐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不太记得您的情况是具体什么情况,建议每次留言的时候最好说清楚您的具体行为,核酸的话,20拷贝一周的准确率在95%以上,两周的话在99%以上,结合您15天又做了100的核酸和四代抗原抗体,客观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了,希望您拿到您认为的安全支持以后,不要再去网络上对比和参考,容易导致产生更多的恐艾心理应激反应,祝好。
回复时间:2024-12-24张老师您好!最近我认真的分析了一下为什么去疾控做过检测还害怕,我是由于三年前在洗浴中心dtxj(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恐艾的,那次完了以后,在疾控快速法检测到七周,疾控的人告诉我可以排除风险了,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自从那以后我就不敢在去dtxj了,也从来没有wtbdkj过,只敢去足疗店dfj,然后我慢慢连dfj也害怕了,在去年的八月中旬最后一次dfj一个月后我又去疾控做了快速法检测,我以为那次检测后我可以放下来,结果还是不行,还是会时不时忧愁,然后我就不敢去dfj了,因为应酬 只敢去按摩,结果按摩的时候她们技师为了加钟就会在我身上乱摸我很反感,也很害怕会通过这种形式感染,弄的我现在又想去检测了,但是我明白检测完我肯定还是放不下来,所以我分析了一下 我为什么去疾控检测完还是放心不下:第一 疾控用的是快速法还是免费的 二十分钟左右就出结果 我害怕不准。第二 三年前检测的时候因为检测的医生不在,护士让我抽完血回家等结果,会通过电话或者短信形式告诉我,我就会担心他们是不是随便编了个结果或者会不会弄错血液!第三 去年八月份检测的时候是个新护士他给我抽血找不到我血管还是另一个护士给我抽的血,二十分种后她出来告诉我 没事了 ,让我可以走了,我就会质疑他的操作能力行不行。老师我感觉这就是我不相信检测结果的几个原因,我感觉我就是心理问题在作祟,请老师帮我分析一下,谢谢老师!
您好,小张,您还说的很对,张老师打开网站后台回复问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的,今天听了您详细的介绍了您的情况,张老师也在电话里面告诉了您,老师给您的建议,您的行为无论是从艾滋病感染原则的几个方面来讲,都不会产生感染的风险,但是因为您恐惧的年成有一点久,有的东西已经变成了固执思维模型,一旦有症状,一旦有一些不符合自己的预期,都会产生产生落差,形成失落感,有部分失落感是很容易被我们暗示成为是不是存在感染风险的难受感觉。初筛法既然能够被疾控中心使用,基于统计数据来讲,准确率还是很高的,第二和第三基本是同一种模式,一个想法更多是证明可能您存在着强迫思维,就是我们进行反证的模型,它并不科学,但是我们内心的不稳定没有消除,总得找一个理由维持我的恐惧动机。是的,您能够理解到一切都是心理问题为主,对知识不足的了解为辅,张老师特别认可您现在的判断,我们恐友对自己更了解,知道自己缺的东西在哪个部分,那么就会事半功倍,也希望您积极调整,祝您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4-12-23张老师,好久不见,又得麻烦您。我有半年时间感觉自己好了。但没想到,今天又有点小情况,哈哈,这东西,任重道远啊 昨天在家里修水管,一不小心把手指擦破,一个小口子,出血了的那种。然后2分钟后的样子,就止血了,不冒血了,好像是口子凝固了。 又过了10分钟吧,我洗手了,但是忘记贴创口贴。接着去五金店买零件。感觉在出门后的30分钟后吧,见到老板,我把手里的工具递给他,然后似乎我们俩,手与手之间有很短暂的接触(最多1秒钟)。于是,我又复恐了。 那一瞬间的想法:担心这个外人(这个老板)的手上有病毒,甚至有血液,然后虽然接触很短暂,虽然不确定有没有直接接触伤口,但是也害怕相关病毒,特别是ai毒进入,继而感染我。印象中,他手上应该没有血液,如果是满手血淋淋的样子,我肯定就看到了。 冷静后,分析原因:我发现,还是老生常谈的观念:别人是未知的,所以是不确定的,什么都可能发生,也是我不能承受的之重。所以,只有保证: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伤口的,才是最保险的。 看来,我还是恐血,这是一个级别比较高的恐点。 在冷静分析后,我觉得自己不会被感染的。具体原因就不说了。(都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科学理论”。说一遍,列举一遍,又是在“求确认一遍,又是在加深印象一遍”)。 现在在采用行为暴露法:后面贴上了创口贴,在一夜之后,上班后,我勇敢的撕掉创口贴。让还没完全长好的伤口,全部敞开在“未知的外界中”,“未知的外人中”。现在感觉良好
张老师: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我们恐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靠感觉,但是不要把感觉当绝对和主要,因为我们每个人受主观意识影响,主观并不一定是客观的呈现,就像有的恐友感觉最近挺好的,认为已经脱恐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真正脱恐的恐友不会因为一点点刺激产生应激反应,都能够利用恐艾干预的架构合理化,来应付日常的生活,不会带来糟糕恶劣的体验。您的情况是日常生活中都在恐惧,您的思维模式还是选择了您过往应激的习惯性思维模型,看来您需要改变提高的部分还有很多,在您们那里找一个专业的既懂艾滋病又懂心理的医生吧,结合生活中的事件产生的反应去一点点暴露,一点点提高,暴露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他有一个设置的目标和方式,不是说想当然理所当然来,因为有的时候想当然理所当然的时候,就很容易跨度过大,暴露不成功变成冲击,这些都需要您的指导老师配合着您,一步一步去调整的,祝越来越好。
回复时间:2024-12-23我是口交主动方,洗浴中心口了一个陌生人,他深喉在我嘴里射了一股,我发现不对马上呕吐漱口,然后我又要求他hiv试纸检测,他也很爽气同意(检测阴性) 我需要买阻断药吗 谢谢老师 还是有点害怕的
张老师:您好,张老师看了一下您的行为,是主动口,是男男行为,还是男女行为呢,一般来说主动方尽管感染的几率不大,我们还是建议以防万一有必要在窗口期以后进行检测,毕竟您的行为里面还是有深喉和内射存在着,您让他进行检测,只要他在四周以内没有过其他的高危行为,他的检测结果就可以确定他没有问题。总体来说感染的风险并不是很大,不过有内射破喉等行为,吃上阻断药,也算是一种心理的安慰剂吧,祝好。也希望下次如果涉及到主动行为的话,建议还是佩戴口用安全套,就能将残留的风险降低到更小,只有具备了真正的性病艾滋病高危防范意识,才会真正杜绝艾,加油。
回复时间:2024-12-23嘴巴无可见开放性伤口
时间:2024-12-23张老师,麻烦您了,我昨天下午1点半,去医院做了腹部b超检查,晚上11点洗澡,没注意或者发现腰部和臀部的中间有伤口,早上5点起来的时候,发现有4天,大概5公分长度的伤口,伤口细细长长的,拍了照片观察,像是割开的,但是不深,有的地方已经结痂,有的地方是完整皮肤,断断续续的,也不知道结痂脱落了,还是没破,我判断不出伤口有多久。现在焦虑的是,我去医院做检查,因为我是下午第一个,1点半做检查,我1点28分到的,门口有人坐着在等。检查室的门是开着的,里面也没医生,怕床上的一次性垫子下面被人放着什么利器或者针头什么的,我做检查的时候在床上动来动去配合医生,所以有4条这种伤口。现在一直在纠结
张老师:您好,张老师认真看了您的问题,您是下午一点半去了医院做B超检测,晚上十一点洗澡也没有发现有伤口,您五点起床说了4天,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并没有看懂哈,就是说您后面出现了一个伤口吗,您的担心可能多虑了,作为一名恐友,敏感度比普通人更强,如果在使用B超的时候被划伤,一般反应还是比较明显的。后面看到了,您说的是4条伤口,目前在体外被划伤要达到的感染标准还是很难的,而且是4条的话,很有可能是一个并排的小物件不小心瞬时划破的,如果确实觉得纠结,可以去您检查的医院问一问,增加一点点安全支持,但客观说我们觉得这个并不是什么高危行为。
回复时间:2024-12-23昨天在路上行走,路过几棵树,上面飘下来几点液体,掉进了我的眼睛里,会不会感染艾滋病,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说,液体进入眼睛会感染艾滋病,还请老师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张老师:您好,按照您的描述,应该是树上可能有一些植物产生的液体或者是凝结的雨露飘过下来,不可能是谁还将艾滋病的液体偷偷放到树上,刚好调整数据,恰好落入了您的眼睛吧,张老师不建议大家随便在各个平台看很简略的科普,因为有的东西说的不明不白,反而容易让敏感的恐友陷入暗示之中,的确液体进入眼睛可能导致艾滋病感染,但是他有很多前提条件,就像发生无套性关系也不是说有很大几率感染,也得满足很多条件,像一个人早泄,插进去就射了的话,这种要感染艾滋病还是很难,所以我们经常说具体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而不是自己给自己进行自由联想,希望您和其他恐友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看到说什么会感染,什么不会感染,只以结论为主,还是要以具体的科学原则为主。
回复时间:2024-12-26